多數新聞媒體的從業者,觀察圈子的角度往往只有一個:“唯恐天下不亂”,或者“有意制造沖突”。比如北京的畫廊博覽會市場,長久以來“王一涵PK董夢陽”的話題就一直被媒體津津樂道,但結果總是勢均力敵。今年媒體記者們再一次舊話重提,而且熱情更加高漲了許多,因為PK的結果出來了。
相隔不到半個月陸續開幕的兩家博覽會CIGE和藝術北京:一個參展畫廊不到50家,另一個接近80家;一個VIP預展時門可羅雀,另一個人潮涌動……外行人一眼都可以看出誰今年已經勝出。
有人說藝術北京領先在商業運作上,成功引進了奔馳、三星和一些奢侈品品牌,財大氣粗以后自然好辦事;有人說CIGE的某位副總跳槽,是造成它們今年有些不盡人意的主要原因之一。
還有專家注意到了一些細枝末節:每次最重要的VIP預展現場中,王一涵都是盛裝出席,今年更是帶領著吳征、熊小鴿等幾位重量級大藏家到處轉,從而冷落了眾多參展畫廊和他們各自帶來的客戶;而董夢陽總是行色匆匆,低調勤勉,貌似一位大管家似的在展場中忙前忙后,很令參展商們感動和放心。
參展的畫廊主們應該最有發言權,但他們普遍對于這么敏感、尖銳的話題不置可否。但與以往它們幾乎“兩家同時參展”的做法相比,今年多數的畫廊紛紛做出了取舍——只選擇一家。主要原因應該還是金融危機鬧的,各家畫廊盡量壓縮開支仍是2010年的主旋律。但畫廊們的“用腳投票”方式,其實才是真正檢驗兩家博覽會最現實、最殘酷、最有說服力的證據之一。
話題忽然就慢慢轉到了“北京到底需要幾家博覽會”上面,媒體圈肯定希望“可口可樂PK百事可樂”的成功案例能在北京藝術圈上演,但畫廊主們似乎并不希望這樣兩頭奔忙。一位任職某家知名畫廊的臺灣美女,今年就同時參加了兩家的博覽會,她做事又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于是最后累到聲音嘶啞。
再從媒體的八卦角度觀察:CIGE每年都有李亞鵬的“嫣然天使基金”捧場,而藝術北京則“針鋒相對”請到了周迅代言“大馬士革玫瑰”慈善捐助項目;藝術北京推出“經典藝術”分展,CIGE則有Green主打年輕藝術家群體……
其實這是一場沒有差異化的短兵相接式的競爭,結果似乎只有一個:你死我活。最近又聽說了一則消息:明年將會有人組織一個臺灣畫廊參展團隊,集體加盟北京的博覽會。猶如當年張學良“東北易幟”造就蔣介石暫時的一統江山,臺灣力量會不會最終成為北京博覽會市場塵埃落定的最后投票人呢?大家都拭目以待,明年將會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