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書壇,百花齊放,流派分呈,書風各異,有因流行而活躍的,有因繼承而不變的,有以出新而取勝的,又有以固守而為本的。然而于書論中尋繹個性風格,用學術研究推進藝術創作的書法家卻只有一位,他就是我省著名書法家叢文俊先生。
得知叢文俊先生將于本月16日首次在家鄉辦書法展,本網記者于近日采訪了忙于書展的叢文俊先生。
采訪中,儒雅的叢文俊先生談到所鐘愛的書法,滔滔不絕。他從70年代初開始練習書法,但因為當時條件有限,只能斷斷續續地自學。上大學以后,他先后輾轉于吉林大學和南京大學,有機會侍于省吾、羅繼祖、程千帆三位先生左右,向他們拜問道藝。幾位大家的學品、書品和器識對他當時及后來的書法創作和學術研究影響很大。在名師的指點下,他學問大增,書法創作也漸入佳境,八十年代初作品即入選《全國第一屆書法篆刻展》。但此時他的主要精力和興趣全在學術研究,為此不惜淡出書壇。
然而,他對書法的鐘情卻是與日俱增。他之所以選擇古文字作為博士研究方向,很大種度上正是出于對書法的喜好。在他眼里,舉凡甲骨、金文、簡牘帛書、刻石、磚陶等文字遺跡,都無異于傳世法帖,競相跳進他學習書法的視野當中。
“我把讀貼、臨貼與讀書、學術研究的體會相結合,上起甲骨文、下訖清代,博瞻約取,循序漸進,可謂工程浩大。今天看來,這種笨工夫不笨,值得。”這是叢老先生學習書法的心得。
通過掌握各種書體的特征和書寫要領,關注其演講規律,做到司馬遷寫《史記》的“會通”,蘇東坡論書的“通其意”;在融會貫通古今書體的基礎上,再大量地抄錄記憶各體字形,系統了解古代名家楷模和作品,尋繹楷模與經典構成書法傳統的文化根源,把理念和學術研究落實到臨貼、創作的每個細節。經過多年的理論提升,叢老先生從中獲益匪淺。猶如借到一雙能夠通觀古今的慧眼,從古代名家身上和書論當中找到如何尋繹個性風格的原理、方法和經驗。
時至今日,叢文俊先生書法創作的路子極寬,篆隸行草諸體兼擅,大字細書二法俱能。他常能根據書寫時的情緒和心態,將書體作為達性情形哀樂的媒質,大則一字徑丈,小則方寸千言,八體六文,隨意所出。如草書汪洋宏肆,縱橫爭折,行書溫文爾雅,逸興遄飛,至于篆隸,則昂藏郁拔,古意盎然,這些無不體現了一個藝術家的悟性和本心。
叢文俊先生是一個學者,更是一位文人和藝術家。他胸羅萬象,滿腹詩書,其書卷氣自然流淌在字里行間。他所書對聯,多數為自作之語,諸如“格物徜徉六合外,解衣般薄一念中”,“詩有余地從味賞,胸藏旁觀待畫圖”,“周禮司徒問道藝,漢宮大史課學童”,其辭句意味雋永,文筆相益至于其跋語款識,常能獨出心杼,啟人心智。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題跋書法,融學識、眼力和書藝于一軸,令觀者耳目一新,海內外一些碑帖收藏者,紛紛求其考鑒,索其題跋。
談到本月16日即將在藝術學院展出的140余作品,叢文俊先生自豪的說,這些作品是從自己近兩年來作品中精心挑選出來的力作,既有包括真行草隸篆,各種書體、各種風格在內的書法創作,又有富含精深文化信息和極高學術含量的碑拓造像及古物書法題跋作品,每一件都是由乎性情而作,順其自然,力求獨樹一幟。
最后,叢文俊先生提醒書法習練者,書法是國粹,保持原汁原味會更好。要想學到書法的精華,達到一定造詣,并非易事,即便是出于自身興趣,學習過程也是非??菰?,其間的辛苦不言而喻,更重要的是不能硬練,書法本身的文化底蘊博大精深,只有理論實際相結合才能將書法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