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
發生于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故宮文物大遷徙,要借故宮博物院成立85周年、紫禁城肇建590周年的機緣,來一次親歷式回顧,這便是6月3日啟程的"重走故宮文物南遷路"考察活動。讓人感懷的是,臺北故宮方面派出9位代表參加北京故宮主辦的這一活動,并參與年內內地的其他院慶活動。故宮博物院成立85周年是中國人民共有的歷史,兩岸故宮誰都不會缺席。
3日,兩岸故宮20余位專家將在南京聚首。接下來的半個月,考察團將輾轉貴陽、西安、成都等地,考證檔案并尋訪文物南遷過程中的遺存物和當事人。考察團領隊、故宮博物院院長李文儒在臨行前對眾媒體表示:在戰火紛飛的10余年間,數十萬件、一萬多箱文物能在分散保存的情況下沒有大的損失,其中經歷的艱辛難以盡述。守衛這些國寶的,不只是木箱、馬車、山洞、倉庫,更是全民護寶的決心和精神。關于護寶過程的血淚,檔案和民間均有記載及流傳。在"重走故宮文物南遷路"考察團中,就有數位文物南遷護運人員的后代。當他們在重走路上遇到凝結歷史的景和物、人和事時,勾起的將是對父輩怎樣的辛酸又自豪的體悟?當今天更多的文物專家去尋訪文物南遷歷史的遺存時,又將如何堅定自身的文化使命?
李文儒坦陳,用15天時間去重走故宮文物南遷路,是來不及重溫種種細節的,比如,當時把文物運往山洞,走的是羊腸山道,如今卻是盤山路和過山隧道,雖說考察團決定找一找當年的小路,走上一段,終歸只是一分心意、一種紀念。不過,話說回來,那段歷史在和平盛世已不需要去全部復制,此次活動的意義更在于喚起對今天文化遺產的守護情懷。
據了解,"重走故宮文物南遷路"將拉開兩岸共同慶祝故宮博物院成立85周年系列活動的序幕。今年9月、10月、11月,北京故宮將分別舉辦明代永樂宣德文物大展、南遷文物史料展和兩岸故宮第二屆學術研討會等活動,臺北故宮都將參加。李文儒說,由于臺灣地區"司法免扣押"等條款限制,臺北故宮文物目前還沒能到內地展出,但兩岸故宮的交流已經制度化、固定化,比如人員互派、出版物互贈、數字資料共享、每年一屆的兩岸學術研討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