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日開幕的“2010中國當代藝術收藏家藏品邀請展”上,成都藏家和收藏機構首次低調集結亮相,他們的藏品令評論家和外地藏家眼前一亮。昨日,記者專程就本土當代藝術收藏采訪了藝術家和評論家,為成都收藏獻計獻策。
成都藏家低調亮相
僅展現成都收藏冰山一角
昨日收藏展上,成都收藏界首次集體亮相,令評論家、外地藏家眼前一亮。華通博物館的何多苓油畫《失樂園》、藏家吳昊的周春芽油畫《花飛莫遣隨流水》、廊橋藝術空間的何多苓《歡歡》、藏家李旭東的周春芽巨幅《綠狗》等藏品,無疑是此次展覽的重頭藏品。與余德耀、林明哲、王薇等當代藝術藏家高調面對媒體,大談收藏經不同,集體崛起的成都藏家和收藏機構,此次在家門口卻顯得異常低調。昨日,他們雖然出現在了開幕式現場,但禮貌地拒絕了記者的采訪。
“此次收藏家藏品邀請展,是成都藏家首次集結亮相。這場亮相可以用‘低調的華麗’來形容,展出的作品僅僅是成都藏家藏品冰山之一角。”昨日,99藝術網董事長楊凱向記者透露,由于保費等原因,成都藏家手中更多“箱底貨”并沒有在此次展覽上露面。就他所知,通過拍賣行競價購買,成都藏家已將周春芽代表作《藏族新一代》等當代藝術名家眾多的代表作收入囊中。此外,由于與本土當代藝術家私交甚密,不少藏家還曾獲得本土當代藝術家的贈畫。這些藏品的具體數量,更是不得而知。
本土藝術家感慨
收藏助推中國當代藝術發展
藝術家是藝術收藏的見證者。昨日,著名當代藝術家周春芽告訴記者,上世紀90年代是當代藝術收藏的一個斷層,全社會包括藝術家本人,對藝術作品都不是很尊重,收藏觀念幾乎沒有,他說:“我從1971年開始畫畫,一直到1991年,這20年里我非常勤奮,畫了非常多的畫,但現在保留下來的非常少。那時我就是隨便把作品送人,我有個朋友當年就曾把我相贈的兩幅油畫用來代替窗戶玻璃,擋風遮雨。”
那時由于藝術家和藏家對藝術不太尊重,導致很多優秀當代作品流失。周春芽舉例道,一位有經濟實力的朋友當年一時心血來潮買下他們的畫,有一天突然想買輛吉普車了,就將這些畫賣掉,“那位朋友碰到我,還對我說那輛吉普車有多好多好,我聽了有些難受,為了一輛車,這么好的朋友就把我們的畫給賣了。”
周春芽坦言,他在威尼斯看過威尼斯莊園展后感觸很深:“其實,中國藝術家在學術上跟世界上其他藝術家相差并不大。中國藝術家的作品在技術、力量感和色彩感等方面很有優勢,如果收藏實力能夠迅速提升,中國當代藝術發展應該可以更快。”
評論家點穴
多媒體藝術作品收藏潛力大
昨日展覽現場,記者發現25幅展品中,“80后”多媒體藝術家楊泳梁的《蜃市山水》頗引人關注。沒有畫布、沒有畫框,整幅作品完全在LCD屏幕上動態展示。畫中有“飛流直下”的瀑布,有“穿梭如織”的車流,有“閃動跳躍”的廣告屏……傳統山水畫的恬靜與城市的繁華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新穎的畫面令人過目不忘。
談及新媒體作品特點,著名評論家栗憲庭認為,多媒體藝術品改變了架上繪畫創作模式,它有可能是由一個團隊來創作,有的負責畫,有的負責渲染,有的負責動態制作等,大家團結協作,藝術品也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栗憲庭說,目前國內許多收藏家還是比較喜歡實實在在的畫作,國內多媒體藝術作品價格并不太高,這個領域還沒被收藏家更多地關注。“多媒體藝術作品主要在創新方面比較突出,而且比較符合年輕人的視覺感受,其收藏潛力巨大。”
他山之石
海外藏家收藏之道
收藏是一門專業不是嗜好
當代藝術在海外起步早、影響大,其收藏理念和收藏水平也比國內領先,值得借鑒。昨日,相關評論家告訴記者,海外收藏家的基本策略,是投資年輕藝術家和新藝術作品,依賴專家判斷制定收藏清單,然后通過宣傳自己的收藏來提升藏品價值。這位評論家表示,兼有專門和專業性質的海外收藏家,大多積極了解國際藝術動態,并親自考察、尋找年輕藝術家和作品。此次前來參加收藏年會的印尼藏家徐德耀就是一個例子,他們往往愿意花很少的錢收購年輕藝術家的作品,而不是把錢放在那些已經很成功、價格升值空間不大的藝術家身上。因此,他們的收藏品價格節節高漲的奇跡,往往一次次重演。
西方收藏家相信“收藏是一門專業而不是一個嗜好或者愛好。”投資以后必須持續苦心經營才能有豐厚回報。投資某個藝術家的作品后,海外收藏家通常會贊助這位藝術家的一些學術性展覽,展出的也不是藏家的藏品。這么做的好處是和學術機構建立良好關系,在學術界樹立良好形象,將來可能會得到更多專家幫助。而藝術家的學術展成功后,藏家自己手中作品同樣也會升值,可謂一舉兩得。
該評論家還建議,不要盲目投資海外藏家手中的中國當代藝術家作品,因為在海外成熟收藏市場上,這些藏品價格早已處于高位,其升值空間并不大。不過,中國收藏家還是應該盡可能多地關注國際藝術品市場,鍛煉自己眼光和判斷能力。海外有一批主要由專家撰文的藝術品收藏專業期刊,可以關注這些期刊,獲得更多更新的收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