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 于謙
脾氣挺好,從來沒有跟對方紅過臉;原則相同,不喜歡的事絕不干;一逗一捧,演出費用沒差別;分工明確,郭德綱負責 “沖鋒在前”……十年來,郭德綱、于謙合作得十分愉快。
兩人原創加新編改良相聲段子累計近百段。而對于新段子的創作,郭德綱稱順其自然,于謙則稱常有危機感。
在上周六的郭德綱、于謙合作十周年系列演出開幕式后臺,本報記者分別專訪了這對老搭檔,考驗倆人的默契度。
倆人還互揭老底,郭德綱曝于謙愛睡懶覺,于謙則稱郭德綱慣孩子。
第一印象
說起初次見面的時間,郭德綱、于謙都只記得大概是在1997年或1998年。說起在舞臺上交集的時刻,倆人則印象深刻——2000年。
郭德綱:謙哥比現在嫩得多
于謙:德綱當時還留著分頭
《法制晚報》(以下簡稱“FW”):第一次見面時,對對方有什么印象?
郭德綱(以下簡稱“郭”):謙哥比現在嫩得多,挺精神。那時候他拍電視劇什么的,感覺比我們混得都好。
于謙(以下簡稱“于”):沒什么特別的印象,演出時碰見了,就一塊兒聊聊天。他(那時)可不是現在這樣,還留分頭呢。
FW:后來成為搭檔,是誰先拋的橄欖枝?
郭:我們之前就一塊兒說過相聲。后來北京曲藝團找我去,說好了就是和謙哥說,不是我去了以后再挑人。但謙哥到德云社,是我請來的。
于:當時德綱借調到我原來的單位北京曲藝團,和我一搭上感覺就不錯。
后來他和我說,“謙哥,來我們德云社玩玩吧”。我就去了幾次,覺得不錯就留下了。
FW:合作十年,哪一場演出留下的印象最深?
郭:就是德云社成立十周年,太激動了。我們倆在臺上說到夜里兩三點鐘,其他時候可沒有這事。
于:德云社成立十周年那場演出。那真是最激動的一次。
個性互補
兩人原創加新編改良相聲段子累計近百段,最著名的有“我字系列”、“你字系列”。網絡的興起對創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郭德綱:按創作周期出新作于謙:有時候“趕鴨子上架”
FW:合作十周年開幕演出剛剛在人民大會堂結束,新段子《十年》也首次亮相。接下來的系列演出,會有什么新變化?
郭:十周年系列的下一場是7月份開始,大概會有十幾場吧。形式不會有變化,就是多出點好節目、新作品,讓大家伙都喜歡。你字系列的收官之作都會在今年說完。
于:還沒有定下來,但內容上肯定有變化。首先《十年》這個段子以后應該不會再說了,可能后面要說你字系列,把它收官。還會在你字、我字系列之外,創作點新的節目。
FW:今年會有多少新段子?
郭:怎么也得有兩三個,只多不少。
剛說完的《十年》這個段子,回家一上網準有了,那你怎么辦?馬上就有人問:你有新作品嗎?下蛋還有個孕育的過程呢!甭理他們,就按照自己的創作周期走,該怎么辦怎么辦。為了新段子而新段子,那聽不得。其實我們在臺上,30%-40%都是即興發揮。
于:這個不好說,要看狀態。有時候逼得你沒有辦法,像你字系列這么“招眼”的作品,我們剛演完沒到家呢就被掛到網上去了,新段子也立馬不新了。有時候趕鴨子上架,就得不停出新的(段子)。
郭德綱:從來沒危機感于謙:心里時常沒底
FW:隨著近來參演各種影視劇、節目錄制越來越多,加上說相聲,精力是否夠用?
郭:一點也沒有精力上的問題。現在以說相聲為主,影視劇為輔,時間調配得很好。我現在要做的事情都是我愛干的,我不愛干的事絕不做。
于:說相聲說了這么多年,相聲已經化在了血液當中。閱歷的豐富對相聲很有幫助,相聲演員最后拼的是素質,是文化。拍戲時有很多東西能夠豐富到相聲當中去,而且不需要耗費我們的精力,做著夢就干了,我不覺得這是一個負擔。
只要干自己喜歡干的事,就沒有累,只有痛快。
FW:這么多年什么時候危機感最重?
郭:我沒有壓力,我從來不給自己那么多壓力。對于創作我從來沒有危機感,因為我們不是不會說相聲,不是江郎才盡,我們有文化、有閱歷、有技巧,永遠會有新的東西出來。
于:危機感是隨時的。一年不出三四個新的段子,就心里發虛。因為在臺上一個包袱就能試出來觀眾還愛不愛聽,像我們在大會堂一晚上演三個段子,多的時候能演到五個,這么大的量,后續沒有新段子的話真沒底。
郭德綱、于謙合作歷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