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劇照
大型音樂話劇《肖邦》排練現場(曹志鋼攝)
明星版《紅玫瑰與白玫瑰》劇照
新世紀為中國戲劇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5月27日,中國國家話劇院,大型音樂話劇《肖邦》正在緊張排練。
今年是肖邦誕辰200周年,音樂家一生與波蘭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鑄就了他的生命傳奇,他與喬治·桑的感情糾葛更是文化研究者津津樂道的話題。“這部音樂話劇將于6月11日推出。劇中的肖邦將由三位來自中國和波蘭的鋼琴家和話劇演員共同出演。”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周志強說。
除了日常工作,2010年,周志強忙著做一件事:看戲。從城南看到城北,從重慶看到廣州。在他的生活中,每晚7:30到9:30這一檔時間永遠是留給戲劇的。“這事工作量不小,得靠熱情和敬業來支撐。”他說。
話劇演員出身的周志強,對戲劇堪稱挑剔,看到好戲便熱血沸騰,看到爛戲便義憤填膺。“走下舞臺多年,感覺沒有了,感情卻越來越真摯,越來越充沛。”中國戲劇這些年來的所謂“華麗轉身”讓他感慨萬端。以話劇為例,誕辰百年之時就呈現著一片興旺景象的中國話劇,到了2008年、2009年更是異常火爆,據北京演出家協會統計,2009年北京市演出市場票房9.33億,遠遠超過北京地區電影票房。
位于北京市東城區東方廣場的先鋒劇場見證了中國戲劇的起起伏伏,在文化市場中拼殺多年的總經理傅維伯已習慣用數字說話:“先鋒劇場有300個座位,2008年全年演出334場,2009年332場。”這是兩個讓他深感驕傲的數字,幾乎每天都有劇作在這里上演。
“進入新世紀,中國戲劇在三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步。”在談到新世紀以來中國戲劇的發展時,劇作家羅懷臻說:“一是作為中國戲劇主體的戲曲表演藝術正理性而自覺地向傳統回歸,二是話劇、歌劇、舞劇在國際舞臺上更多主動參與積極展示,三是以新興小劇場為代表的民間民營劇社回歸戲劇本體的探索。”據不完全統計,戲劇演出已經占據整個舞臺演出市場的40%。
“21世紀的第一個10年無疑是中國戲劇發展環境最好的時期,經濟的進步給戲劇提供了充裕的物質條件。”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季國平說,他以戲曲為例對近年來戲劇的發展狀況進行剖析:“戲曲藝術表演形式不斷發展,表現手法更加豐富,產生了一批優秀劇目,留下不少動人心魄之作,例如昆曲《牡丹亭》、豫劇《陳因舊故》、蘇州滑稽戲《顧家姆媽》、秦腔《大樹西遷》、豫劇《村官李天成》、京劇《生活秀》等優秀劇目,這些劇目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既保留了傳統的戲劇內核,又切入時代精神的氣息,切合了當代觀眾的審美。”
喧囂的票房背后是精品的極度匱乏
戲劇票房一片火爆,但遺憾的是,這些年能夠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戲劇作品仍然有限,“大多是泡沫,有些是垃圾,有些甚至是倒退。”一位叫做“生命的翅膀”的網友在博客中寫道。喧囂的票房背后,是精品的極度匱乏。
缺乏原創使得戲劇發展缺乏動力。進入2010年,相較于前兩年的興盛,戲劇市場開始萎縮,多年形成的良性循環出現蟻潰。“每推出一場演出,我們都得掐著指頭計算,算時間,算周期,聲東擊西,避實就虛,在市場上尋找檔期,尋找機遇。”傅維伯道。對于一部好的戲劇作品來說,為它尋找合適的演出機會甚至比創作更艱難,一不留神就會步入陷阱,一個藝術節、一場晉京演出、一部電影大片、一部電視連續劇、一場足球賽,對它來說也許都是致命的打擊。中國戲劇的受眾群體仍不穩定,很容易被其他新鮮刺激分流。
在戲劇藝術繁榮的征象之下,我們有必要對戲劇發展的這些誤區予以警惕。羅懷臻說,近年來,為促進戲劇創新,各級政府設置了不同形式不同類別的戲劇獎項,但是評獎也帶來了一個消極結果,即戲劇作品的趨同化、標準化、精致化、模式化,盡管每年都有優秀作品產生,但多注重集體訴求,忽視個體表達,這極不利于戲劇生態的健康發展。
戲劇市場上確有大浪淘沙積淀下來的真金白銀,但是,不乏南郭先生的吹簫之作。一部好戲,宛如一棵大樹,“枝繁葉茂的前提是優秀編劇、優秀制作、優秀導演、優秀演員、不菲的投入,就像愛迪生說過的那句話,成功等于天才乘以勤奮再乘以機遇,任何一個環節是零,結果就只能是零。”周志強說。
周志強的感慨在很多戲劇工作者那里有著激烈的回響。近年來,電影產業異軍突起,為了尋找更廣闊的創作空間,電影導演紛紛轉向戲劇,以求靈感,這使得原本已經清寂的戲劇舞臺變得更加原創缺失、底氣不足。“重舞臺、重外在、重形式、重投入、重技術,輕創作、輕內容、輕表演、輕思考、輕手法是中國戲曲發展的一大硬傷,”季國平說,“京劇表演藝術家裴艷玲曾站在華美絕倫的舞臺說過一句很耐人尋味的話:‘舞臺花里胡哨,壓得人喘不過氣,哪里還有藝術家的表演空間?’中國戲曲的特質是輕靈、寫意,與此相反,很多劇目將大量的投資花費在舞臺美術、服裝道具上,藝術發展的本末倒置,是對藝術的致命傷害。”戲劇制作人李東可以說是戲劇的最熱情觀眾,對于2003年開始登陸北京的賀歲話劇“麻花”系列,他在一篇訪談中說:“觀眾都在笑,完全不明白他們為什么笑,笑得你都想哭。”最令人氣憤的是,對于那些初入戲劇之門的年輕觀眾來說,大量有票房無品質的商業戲劇是個不小的誤導,“難道,這就是中國戲劇嗎?”周志強質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