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進:興奮地表現(xiàn)愚忠愚孝
齊國大軍壓境,弱小的魯國上下慌神,有人喊打,有人喊和,孔門弟子分成兩隊跪坐老師左右,商量退敵之策,唯獨不見子貢,子貢到棺材鋪里囤棺材去了。腦筋活絡(luò)、能言善辯的子貢說服齊國退兵,“野人”子路心直口快:老師這么器重子貢,還是因為子貢會賺錢,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軟,老師你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孔子氣得吹胡子瞪眼,又無可奈何。子貢上路,子路背誦著孔子的語錄緊隨其后。子貢和子路在齊、吳、越、晉之間周旋六年,引發(fā)一系列世界大戰(zhàn),天下血流成河,魯國卻安然無恙。
把卷發(fā)扎成亂哄哄的小辮的子路,油頭粉面、兩撇人字胡的子貢一次又一次引爆劇場里的笑聲。一個政權(quán)完蛋,就有一面彩綢從舞臺的天棚處“嘩啦”一下迅疾落地,紅色、藍色、綠色、黃色,一塊一塊,閃著不可一世的俗麗亮光,剎那間萎頓在地上。
除了給人藝排的戲,《說客》是林兆華最通俗的作品,它遇到的尷尬也一樣通俗。 (李晏/圖)
“那個布質(zhì)地不行,太沉。一下子就掉地上了,倒是有沖擊力。”林兆華更喜歡他排的話劇《阮玲玉》里那塊綢子,很輕,往下掉的時候還在半空蕩了兩下,仿佛有話還沒說完。
“《說客》是一個國際題材。不過我沒想那么復(fù)雜,我只是想表達:忽悠太多了——政治上的忽悠,歷史上的忽悠,藝術(shù)上的忽悠,個人生活上的……”林兆華給《說客》定的是喜劇的調(diào)子,他希望演員像說評書一樣把戲演完。于是,扮演吳國寵臣的演員像小沈陽一樣在頭上別兩枚發(fā)卡;西施一邊隱忍實施美人計,一邊拿著麥克風唱《在水一方》;子貢濮存昕不束冠帶,大背頭出場;子貢和子路完成使命,卻遭吳國追殺,子路正衣冠,從容就義,子貢卻在第一時間鉆到桌子底下……
林兆華對“子貢”濮存昕滿懷期許:“我希望他把表演做到極致,極致之后又一個升華。這個升華不見得是正面的,適得其反也許恰恰是我要的那個。”演慣正派角色的濮存昕確實演出了子貢的風流自得。
劇場笑聲不斷,《說客》的情景卻并不樂觀,“現(xiàn)在反映還可以——不是胡鬧的戲,還有點娛樂性,但要繼續(xù)演,濮存昕沒有時間了。沒有他,演出商就不接這個戲……”很多人認為,除了給人藝排的戲,《說客》是林兆華最通俗的作品,它遇到的尷尬也一樣通俗。
《說客》是編劇徐瑛《春秋三部曲》之完結(jié)篇,三部曲最先排出來的是《刺客》:門客豫讓為了給主人智伯報仇,毀臉,吞炭,數(shù)次行刺,如愿之后伏劍自殺。主人公豫讓讓男主角何冰擰巴到不行,豫讓的瘋狂、執(zhí)拗在他看來毫無意義。編劇徐瑛說,豫讓是一個純粹的英雄,林兆華排《刺客》,最大的興奮點卻是表現(xiàn)“愚忠愚孝”。
寫《刺客》之前,徐瑛已經(jīng)寫好了《門客》。《門客》是《趙氏孤兒》的余緒。2003年,林兆華和田沁鑫同時排演《趙氏孤兒》。林兆華對自己的版本不太滿意,結(jié)尾是孤兒不報仇,但一句話就給交待了:“不管多少條人命,他跟我沒有關(guān)系。”
可在這句話之后,林兆華還有很多好奇:“屠岸賈知不知道孤兒的真實身份?孤兒愿不愿意、敢不敢殺屠岸賈?屠岸賈對孤兒是有養(yǎng)育之恩的,不殺屠岸賈,孤兒可以飛黃騰達……”
徐瑛劇本的使命就是滿足林兆華的這些好奇:屠岸賈早知道孤兒的底細,并把這當作自己的命運;真相大白之后,除了屠岸賈,孤兒殺了屠府全家,他的理論跟當年的屠岸賈如出一轍:只有滿門抄斬才能徹底結(jié)束仇恨;程嬰和屠岸相繼引刀自裁,孤兒重新成為孤兒,中國歷史開始新一輪的殺伐……
劇本早就寫好了,林兆華卻認為“太矯情”——等于為雙方的血腥尋找合理依據(jù),一直撂著沒排。在《趙氏孤兒》的問題上,林兆華寧可回到伏爾泰的人道,哪怕蒼白。
1990年夏天,林兆華曾為中國比較文學(xué)學(xué)會排演過一版《中國孤兒》。演出地點是天津戲劇博物館的舊戲樓。河北梆子劇團在戲樓的二樓演出傳統(tǒng)劇目《趙氏孤兒》,天津人藝在一樓的中央表演區(qū)表演伏爾泰根據(jù)《趙氏孤兒》改編的《中國孤兒》。《中國孤兒》的演員時不時出戲,成為《趙氏孤兒》血腥屠戮場面的觀眾。滿腔仇恨的程嬰甚至?xí)椒艞墢?fù)仇的成吉思汗的對面,看他表演。
當時林兆華不知道,《趙氏孤兒》會成為中國的編劇、導(dǎo)演們一再返回的“母題”。每一次故事新編,講故事的人都變成孤兒,反復(fù)糾結(jié)“報不報仇”,而“報仇”背后更大的命題是如何看待本族歷史的血腥和屠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