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話紫釵》
以往是商業演出淡季的四月,今年會很熱鬧。“亞洲現代舞之父”林懷民、“香港舞臺劇教父”毛俊輝、深圳人熟悉的先鋒戲劇代表孟京輝以及備受文藝青年喜愛的香港女導演許鞍華,將各自攜帶他們的作品在深圳舞臺上角逐。
先打頭陣的是孟京輝和毛俊輝,前者的《兩只狗的生活意見》將“第N次重返深圳”,后者的《情話紫釵》卻是首次在我市登臺。4月1日,兩臺戲同日上演,將分別在少年宮和大劇院登臺。隨后而至的是林懷民最珍視的作品《流浪者之歌》,該劇也是首次來深。之后,許鞍華和王安憶聯手創作的港版《金鎖記》將梅開二度,重返深圳舞臺。
演出將延續到5月中旬,最后由孟京輝“悲觀主義三部曲”的完結篇《柔軟》收尾。據悉,目前上述劇目均已開票,下周毛俊輝導演將帶領《情話紫釵》劇組來深舉行發布會,女主角何超儀將現身為該劇預熱。
美得令人落淚
4月15日—16日,云門舞集《流浪者之歌》將在深圳大劇院演出。這是繼演出《行草》之后,林懷民第三次來到深圳。該劇刻畫了求道者虔誠渴慕的流浪生涯。自1994年11月4日于臺北首演之后,《流浪者之歌》不論演到哪里,總會出現“觀眾看到淚流滿面”的畫面,已故編舞家皮娜·鮑什曾在觀眾席哭了半小時。在此次巡演之前,林懷民表示:“希望《流浪者之歌》在喧囂的時代里,帶給觀眾安慰與寧靜。”
在《流浪者之歌》里,舞者沒有炫耀式的展技,只是壓低身體的重心,安靜呼吸,安靜行走,揚手舉足仿若吐納。云門從技術的追求,轉向自身軀體的探索。在《流浪者之歌》的基礎上,四年后,林懷民創作出另一經典:《水月》。劇中,三噸半澄黃稻谷布滿舞臺,配以喬治亞民歌,感動了無數觀眾,被譽為林懷民的“黃金之舞”。據悉,這些稻谷經過選米、篩米、洗米、染色、烘曬、閹割、熏蒸幾道工序的繁復加工,才創造出如此詩意的畫面。米是圣河、是山、是求道者的苦行鞭笞,是清泉細流,是舞評所說的“生命之源”。
融化張愛玲的殘酷
4月22日—23日,張愛玲經典話劇《金鎖記》二度來深,在華夏藝術中心上演。由王安憶編劇,許鞍華執導,焦媛和尹子維主演。張愛玲筆下那個人人覺得最可怕殘忍的故事,被中國文學評論家夏志清稱為“中國從古以來最偉大的中篇小說”,將被她們魔法般變成現實。
港版《金鎖記》首先是說粵語的,其次對張愛玲原著進行了大膽的改編,王安憶作為編劇,主題上將張愛玲的殘酷進行了溫暖的解構,在她看來,女主角的殘忍只是因為她得不到愛,而對子女的摧殘,也是因為這種情緒下的糾結和發泄。
電影出身的許鞍華,給了《金鎖記》許多話劇舞臺以外的驚喜。比如在燈光的運用上,她巧妙地將早晨、黃昏和深夜的燈光加以細微區分,烘托著人物微妙的心理變化。舞美布景看上去相當簡單——兩個像是陽臺又像是高墻的立方體聳立在舞臺上,給人一種壓抑之感。一如她的電影作品干凈利落,全劇沒有一絲“贅肉”,情節緊張、扣人心弦。
2009年來深時,該劇給了觀眾驚喜——原來王安憶的劇本中用了許多張愛玲原著中的句子,被許鞍華的副導演改成粵語版之后,不僅沒有“隔”一層的感覺,反而因為粵語的生動活潑而增加了生活化的趣味,不時引得觀眾發出陣陣笑聲。據悉,這次是演出商有感于上次該劇的不俗反響而再度力邀來深的。
“震”是《柔軟》的感覺
去年年底戲劇界的話題之作《柔軟》將于5月20日—21日在華夏藝術中心登臺。作為孟京輝和廖一梅這對黃金搭檔合作的“悲觀主義三部曲”的完結篇(前兩部是被稱為“年輕一代的愛情圣經”的《戀愛的犀牛》與《琥珀》),《柔軟》在這三部作品中是最為異類的一個,可以說它與愛情有關,但與人們通常所說的“愛”南轅北轍。《戀愛的犀牛》與《琥珀》談論了愛的力量和性的困惑,《柔軟》卻直接撕開你的身體,直達你的靈魂。
《柔軟》去年年底在北京的首輪演出盛況空前,五場演出場場爆滿,座無虛席,甚至有黃牛黨高舉“千元求票”的牌子。有位觀眾描述自己的觀后感時說:“震!不只是震撼,震動,而是一個字:震!”
該劇講述了一個緋聞纏身的女醫生和一個性別模糊的年輕人糾結的情感和微妙的兩性關系。主演陣容是孟京輝心目中最優組合:內地文藝片女王郝蕾、臺灣新生代演技派演員范植偉與香港“劇帝”詹瑞文。他們仨都要一人分飾兩角,而這兩個角色分屬不同的性別。據說,觀眾在整個看戲過程中將體驗過山車式的快感,三位演員從頭到尾“沒有一分鐘不給人驚喜”。(深圳商報記者于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