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首都劇場第三屆精品劇目邀請展的開幕戲,以色列卡梅爾劇院的代表作《手提箱包裝工》3月4日晚在京首演。卡梅爾劇院曾三度來華演出《安魂曲》,極受戲劇圈內外的推崇。此次的《手提箱包裝工》依然由《安魂曲》的編劇哈諾奇-列文創作,以殘酷而幽默方式講述了人類的生存狀況。
哈諾奇-列文是以色列最優秀的劇作家之一,他的黑色喜劇多產而富有爭議,有很強的對人物心理的洞察力,又極具詩意。他的戲劇創作以寫小人物故事居多,都是根據以色列的現實有感而發,所以在以色列贏得了廣泛的共鳴,被稱為“以色列的良心”。
《手提箱包裝工》是列文代表作之一,首演于1983年,此次亮相北京的是2011年的復排版。同《安魂曲》一樣,該劇也圍繞社會小人物展。在90分鐘里,22位演員,展現了以色列舊居民區五個家庭的生活片段,以及他們所經歷的八個葬禮。他們掙扎在生死之間,既放不下對生的渴求亦懷著對死的恐懼。然而,對他們來說,與生相比,死亡才是最好的救贖,所以他們看似悲涼的葬禮,是他們生命得以超脫的儀式,也是人對生命最后的無助贊歌。
全劇整個舞臺的基調是無邊的黑色,可以說沒有任何固定的布景。演員能使用的道具也非常少,除了手中的手提箱外,還有幾個能夠自由移動的“小陽臺”和一輛在葬禮上載著尸體的小推車。劇中,當演員推著“陽臺”出現在舞臺上時,“陽臺”就代表一個家庭。而更深層的,“陽臺”也代表著人們感情的間隔與交融。母子被“小陽臺”所間隔,象征著他們親情上的距離。鄰里之間“小陽臺”的相互連接,也象征著他們感情的進一步交融。劇作家列文以一種同情的心態來講述眾多小人物的“事”與“情”,“生”與“死”。同時,他也把這種同情的胸懷通過詩意的舞臺空間表達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