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戲劇節上演的音樂劇《張愛玲》吸引了許多女性觀眾的目光
第四屆南鑼鼓巷戲劇節和第一屆兩岸三地青年戲劇節正同時在北京上演著各自的精彩劇目。從2008年的首屆北京國際青年戲劇節開始,短短五年間,其數量至少漲了五倍。各類針對不同觀眾群體的戲劇節匯集北京,它們的出現,讓戲劇,從與普通人生活遠隔千山萬水的舞臺演出,轉變為北京城中的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
數量激增 戲劇節雨后春筍般涌現
五年前,由導演孟京輝等人發起的北京國際青年戲劇節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因為在此之前,觀眾們還很難看到脫離國有劇院的、純粹的戲劇演出展演活動。五年后的2013年,第二屆國際女性戲劇節和第五屆非非戲劇節剛剛落下帷幕,第四屆南鑼鼓巷戲劇節和第一屆兩岸三地青年戲劇節又在北京各個劇場粉墨登場。
即將在11月舉行的風馬牛戲劇節也從本周開始面向全社會征集劇目。在秋季,第六屆北京國際青年戲劇節也令人翹首以待。短短五年間,各類針對不同觀眾群體的戲劇節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其數量比五年前至少漲了五倍。
內容豐富 從女性派對到旅行指南
有趣的是,這些戲劇節并不單純地針對傳統意義上的“戲劇觀眾”。以今年春季舉辦的第二屆國際女性戲劇節為例,該戲劇節是中國家庭文化研究會、北京戲劇家協會、北京市家庭建設促進會、北京婚姻文化研究會等機構聯合主辦的,旨在促進女性的家庭幸福。
今年女性戲劇節準備的劇目都是女性藝術家的作品或主題與女性有關。比如借寵物話題描寫兩性關系的小劇場話劇《Hi,米克》,適合母親與孩子共同觀看的親子兒童劇《外星人來啦》,講述女性生命歷程的音樂劇《張愛玲》等作品。
在女性戲劇節上,觀眾們見到的大都是女性藝術家,如北京現代舞團的藝術總監、多年來在經濟困境中堅持從事現代舞藝術的高艷津子,和觀眾們一起探討女性生存狀態的女導演田沁鑫……這使得女性戲劇節看上去更像是一次女人的狂歡。與觀眾們的感覺不謀而合的是,女性戲劇節恰恰是要借助戲劇來推動女性的家庭和諧。
再比如已經舉辦了四屆的南鑼鼓巷戲劇節。南鑼鼓巷已經是北京著名的旅游地,古城旅游離不開文化,而南鑼鼓巷戲劇節便是將東城區的戲劇文化底蘊進行了全面的展現。
今年,南鑼鼓巷戲劇節所上演的劇目《南鑼鼓巷七號》等集中在位于隆福寺的東宮影劇院、與中央戲劇學院相鄰的蓬蒿劇場、位于東四十條的青藍劇場、位于東單的國話先鋒劇場以及位于交道口的風尚劇場等地。追隨著參演劇目上演的腳步,觀眾恰好可以隨之游覽東城區記錄著濃厚歷史文化的古老街道和地標性文化單位。南鑼鼓巷戲劇節舉辦時恰逢五一假日,大批慕名到南鑼鼓巷旅游的外地年輕人,都被該戲劇節吸引,紛紛走進劇場。
個性十足 最職業碰撞最“業余”
各類戲劇節除了承載著戲劇之外的社會功能,也為京城的戲劇愛好者們提供了多種多樣的選擇。正在舉辦的首屆兩岸三地青年戲劇節,便集中展示了來自香港和臺灣的六個戲劇團體的不同風格的演出。
臺灣新銳導演楊景翔的《我為你押韻-情歌》,劇目結合時下通俗情歌文化,以極度押韻的手法,反諷當下年輕人崇尚快餐文化。狂想劇團此次則帶來新作《I'm the man》,由馬來西亞編劇與臺灣導演,連手關照男人三十而立的困惑。導演陳仕瑛改編的英國劇作《三十而立》,把晚熟女兒的天真與困惑揮灑得淋漓盡致。香港話劇團的《最后晚餐》,從一對低收入母子的團聚,折射出令人憂傷的困苦現實。由香港Theatre Noir劇團編導創作的《2012-1997:香港印象》,探討關注十五年來香港回歸后的變化。由新銳團體A2創作社所帶來的《作死》則主要探討了香港社會人人負擔沉重、未來老齡化的隱憂。該戲劇節在小劇場中表現出的現實主義情懷,被喜劇愛好者們嘖嘖稱贊。
此外,風馬牛戲劇節和非非戲劇節也是個性十足。風馬牛戲劇節重在尋找戲劇舞臺上的“黑馬”,裝置藝術、多媒體藝術都將在該戲劇節上找到一席之地。而非非戲劇節則強調“非職業,非商業”,讓戲劇愛好者們能得到展現自己戲劇追求的空間。
改變生活 觀眾成新銳戲劇導演
北京的各類戲劇節,不僅僅為觀眾們提供了文化盛宴,也在五年間直接帶動了觀眾們藝術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轉變。戲劇節,在看戲之外,更像一次次年輕人的狂歡和聚會。
觀眾“鞋帶兒”原是個戲劇愛好者,在北京國際青年戲劇節的演出中浸泡了幾年,自己也成為了新銳的戲劇導演,其導演的作品還參加了今年烏鎮戲劇節的演出。像“鞋帶兒”這樣從觀眾轉變為從業者的年輕人并不少見,有的觀眾轉行變成了戲劇節的志愿者甚至是劇場的工作人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