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現代田園城市”建設中的成華教育
沐浴著西部大開發的浩浩春風,伴著城鄉一體化的鏗鏘腳步,成都市已走過6年的教育均衡之路。在成都發展優質均衡教育的進程中,位于城區東北部的成華區尤其令人矚目,這一老工業區的教育正煥發出蓬勃的生機。
據成華區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姚凱介紹,近年來,按照“全域成都”理念和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及“生態城區、現代成華”的戰略目標,成華區立足“生態成華和諧教育”發展定位,全力推進教育集團化發展,積極推動成都東北部教育高地建設,系列名校紛紛嶄露頭角,區域教育品牌實力不斷增強,區域發展核心競爭力全面提升,為“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示范區建設提供了優質配套服務。
教育部負責人和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團在對成都市及成華區進行考察后指出:“成都市在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中取得了寶貴的經驗。成華區以其‘老工業基地+大農村+農民工子女聚集’的特殊區情,為西部乃至全國優質均衡教育實踐樹起了標桿。成華教育在西部乃至全國已經具有一定影響。”成華教育歷經了從“分散薄弱”到“統籌均衡”、從“內涵提升”到“優質和諧”的華麗蝶變,堪稱“優質均衡教育的成都范本”。
金秋9月,高風送爽。成都之東,天府之華。
“千年文翁”石室中學設立北湖校區,歷史名校樹德小學于創辦81年后“重生”;京蓉優質教育資源“集成”的成都石室小學落戶成都城際商旅城片區……9月8日,東進成華的三所名校舉行集體落成典禮,掀開了成都市優化名校布局和均衡教育工程的新篇章,“讓老百姓一出家門就有好學校”的美好愿望從藍圖逐步變成了現實。至此,“一帶四區”的成華優質教育布局形成,以“激情創新、均衡和諧”著稱的成華教育,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一路走來,今天的成華教育已創下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全市率先 體制變革從“三分天下”到“一體格局”
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成華區政府、企業和農村辦學并存,是典型的三元教育結構,發展一度面臨嚴重的體制障礙。2003年起,按照成都市“統籌城鄉、四位一體”的戰略部署,成華區打響了區域教育均衡發展的攻堅戰,破解了企業子弟校辦學艱難、農村教育基礎薄弱、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困難等三大難題、改變了城鄉教育不均衡的狀況。
引領企業辦學突圍:全市率先實施企業辦學分離改革
作為西部老工業區,成華區集中了全市2/3的企業子弟校。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許多發展不景氣企業的子弟校面臨著經費短缺、師資不穩、質量低下等多方面問題,辦學陷入了困境。
成華區從1998年起,投入資金3億多元,在全市率先實施企業子弟校分離改革。2006年,全區26所企業子弟校全部實現改造、重組。這場成華建區以來耗資最大、影響最廣的教育改革,翻開了成華教育新的一頁。
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全市率先實現農村免費義務教育
成都市中心各城區中,成華區曾擁有最大的農村區域。城鄉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導致了城鄉教育發展的不平衡,農村學校的發展滯后于城區直屬校,從而制約了全區教育發展的整體推進。
成華區從2003年起,在全市率先打響了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大會戰。通過改革管理體制,29所鄉村學校全部上掛區政府統一管理,700余名教師、2萬名學生全部進入政府公辦學校,隨即在全省率先實現農村免費義務教育,徹底打破了城鄉教育二元結構。成華區從此成為了成都均衡教育的亮點。
推進教育公平公正:全省率先破解進城務工人員子女上學難題
為解決進城務工人員群體子女入學的突出矛盾,成華區政府于2003年成立了全省第一家農民工子女學校――成華區紅花學校,全面開放公辦學校,接收農民工子女享受義務教育,建立健全了農民工子女就學保障體系。
為了破解農民工子女上學難題,成華區政府背負了巨大的財政壓力,每年投入經費均在1億元以上。目前,在成華區就讀的外來流動人口子女已達3.6萬人,占全區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總數的54.58%,教育公平與社會和諧因而得到有效促進。
改造重組+一校多區:全市率先建立區域教育一盤棋格局
為配合成都市教育管理體制改革,成華區于2006年接收了11所市屬中學。在區內農村學校、企業子弟校改革的基礎上,成華區采取合并、設置分校、聯合辦學和歸口管理等形式,將全區70所中小學先后融合、重組為30余所,同時通過教師交流、名師送教等手段,實現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發展,促進了區域教育整體水平的提升。至此,成華教育“三元結構”、“四分天下”的體制格局徹底結束,全區實現了教育人、財、物的統籌管理,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區域教育統籌發展的一盤棋格局。
全省一流 求新求實從“統籌均衡”到“內涵提升”
在全面實現從“分散薄弱”到“統籌均衡”的歷史性轉變后,成華區立足區情實際,大膽創新,銳意改革,以制度為保障,以隊伍建設為抓手,以科研為引領,以課改為關鍵,在內涵提升方面又開始了一系列探索。
內涵管理創一流:“八條規定”吹響內涵發展“集結號”
2008年,成華教育迎來了“內涵發展年”。成華區響亮地提出“把學校還給校長,把教師留在課堂,把學習還給學生”,出臺了《成華區關于扎實推進學校內涵發展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八條規定》,在全市率先推出了一系列內涵發展管理新舉措,確保了校長、干部、教師實實在在走進課堂、走進教研、走近學生。這一成功經驗,吸引了浙江、重慶等眾多教育考察團前來“取經”。2009年5月,成華區成功承辦了“成都市農村(涉農)學校內涵發展現場會”,受到了與會者的高度評價。
人才培養創一流:“三名工程”搭建教師成長“大舞臺”
成華區把教師作為教育核心競爭力的核心,大膽進行制度創新,開展了聲勢浩大的“三名工程”(名師、名校長、名班主任),精心搭建了教師成長“大舞臺”。
成華區深入推進“名師工程”,組建名師工作站,打造名師后備梯隊;成立“中青年教師創新工作室”,打造區域名師新生代;精心打造“名師工作室”,發揮名師輻射效應,拓展幫帶空間;實施“優質教育集團薄弱學校牽手互動工程”,提高薄弱學校教師隊伍素質。2009年4月,成華區在全市率先實施“班主任準入制”改革實驗;今年3月,成都市教育局在該區舉辦了全市“班主任準入制”工作現場會,向全市推廣經驗。
校本教研創一流:“有效科研”助推教育質量創紀錄
作為四川省首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區,成華區始終致力于搭建教學科研交互運行平臺,提高教研效益,初步形成了樸實、真實、扎實的科研文化。
2008年,成華區在全市率先將課堂細節描述技術用于校本教研,被省教科所評為“四川省以校為本教研制度建設”優秀實驗基地;《體育與健康課評價實驗研究》、《促進學生有效參與學習活動的基本策略研究》等課題先后榮獲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科研評比一等獎。近3年來,成華區教育教學質量連續刷新,增幅均位居成都市前列,連年獲得上級表彰。
課程改革創一流:“走班制”打破百年傳統授課模式
為構建適合每一個學生發展的課堂教學模式,成華區打破300多年來傳統的班級授課制教學模式,以電子科大附小等學校為試點,積極推行“走班制”改革,在全省產生強烈反響,香港《大公報》還對此進行了系列報道。在成都雙語實驗學校,原有班級界限被打破,所實施的“1+2授課模式”,令教師能按專長來培養、學生能按興趣來學習,打下終身發展的素養基礎。這一“走班制”改革,正不斷煥發出蓬勃的活力。
西部領跑 生命教育成華的四張區域特色名片
今年5月,一場浸潤人文關懷的“全國生命教育現場會”,在成華區成功召開。成華教育始終從未來的高度和人的終身發展出發,精心規劃,實踐著最樸素的素質教育,倡導著最原生態的藝術教育,打造著適合每個孩子成長的實踐教育,鑄就了成華區獨特的區域教育名片。
藝術教育飲譽國內外“以藝寓德、以藝育德、輔德引善”
多年來,成華區充分發揮藝術、科技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的功能,“因‘能’施教,因‘能’開發”,在全區中小學普及武術、書法、豎笛、短式網球和國際象棋“3+2”等項目,著力構建區域藝體、科技教育“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班班有特點、人人有項目”的大格局。
近年來,該區學生藝術團隊在全國各地乃至海內外均取得了豐碩的成果。2009年春節,在中央電視臺《學校優秀節目展播》海選中,脫穎而出的4個四川節目全部出自成華。2009年5月,該區成功承辦全省藝體教育現場會。近日,央視兩個攝制組還來到成華區,拍攝“陽光體育和藝術教育”專題片。
校外綜合實踐教育鑄就素質教育新亮點生命的價值在于創造
成華區大力實施綜合實踐教育,努力探索“素質教育訓練營”,積極構建“社會實踐大課堂”,成功打造集教學、生活、種植、養殖、運動、野炊、軍事活動、晚間活動八大功能為一體的實踐教育基地――“成華區青少年綜合實踐教育活動中心”,并已成為全省乃至西部學生校外綜合實踐教育的亮點和名片。成華區先后兩次代表成都市在全省中小學素質教育基地建設現場會上交流經驗。
率先成立區縣級“教育資助管理中心”愛心資助全覆蓋
2009年,該區成立了西南地區首家區縣級“教育資助管理中心”,同時在區內53所各類學校建立了對應的教育資助工作站,有效地對教育資助工作進行統籌管理。成華區還成立了“成華區愛心教育基金會”,先后募集公益愛心資金上千萬元,用于災后教育重建和教育資助,成為政府教育資金的有益補充。目前,全區已有近3萬余人次從中受益。
創新成立“校園周邊環境治理執法巡邏大隊”護航平安教育
為了構筑起平安和諧的教育環境,成華區于2009年創新成立了西南地區首家由教育、行政執法、公安“三位一體”的“校園周邊環境治理執法巡邏大隊”。去年,全區未發生一起安全責任事故,被成都市委、市政府評為“成都市平安建設先進單位”、“成都市消防工作先進單位”。今年,該大隊緊密配合全區各中小學、幼兒園,迅速反應,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嚴密監控,有效地維護了校園及周邊環境的穩定。
全國示范綜合改革從“內涵發展”到“優質和諧”
成都教育的2009年,是一個里程碑式的年份――教育部、成都市共建“統籌城鄉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協議的簽署、“五條禁奧令”的頒布、“在西部率先實現教育現代化”的總動員……一項項新政的出臺,成都教育新時期“改革路線圖”日漸明朗。
在激蕩的改革浪潮中,成華區再次顯示了勇立潮頭、奮勇爭先的本色,邁開步伐,先行先試,邁向區域教育“優質和諧”的大道。
成功創建:全國首個“和諧教育實驗區”
立足區情,面向未來,成華區提出了與中國教育學會合作共建“全國和諧教育實驗區”的全新構想,開始了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嶄新實踐。
通過“三全三走”,成華區構筑了教育優質均衡機制。學生“走班制”開創了成都小學教改先河;教師“走校制”引導優秀師資在各校間有序流動;校長“走段制”則打破界限,嘗試幼、小、初、高跨段銜接。
通過“一帶四區”,成華區助推了優質教育全域覆蓋,引入了成都石室中學北湖校區、成都石室初中學校、樹德成華中學、成都嘉祥外國語學校、成都石室小學、成都樹德小學、美國加州陽光幼教集團等一大批優質公、民辦教育資源。
通過“三位一體”,成華區打造了雙林小學、成華小學、列五中學等成都市首批優質教育集團,并形成了電子科大附小、北新實驗小學等新興品牌學校。
通過“雪球滾動”集群組團發展模式,成華區以市、區名校集團為核心,“一體管理、集團(合作)領辦、提升指導、跨段(互動)合作、結對幫扶”,使區域教育的整體實力不斷壯大,辦學品質不斷提升。
成功獲評:全國首批“陽光體育先進縣(區)”
成華區長期高度重視陽光體育運動,于2006年率先提出學校體育、藝術教育“3+2”工程,在全區普及武術、短式網球、書法、豎笛、國際象棋。全區學校體育普及率達100%。
全區各校按照學生年齡特點,分季節開設了特色各異的選修課程,總共超過300項,極大地滿足了學生鍛煉的需求,有力地推動了陽光體育的蓬勃開展。其中武術操、心育操、短式網球等已成為全市、全省的精品項目。今年5月,成華區還被國家教育部授予全國首批“陽光體育先進縣(區)”稱號。
成功打造:“全國教育管理信息化標準應用區”
成華區明確提出:2010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近3年來,全區共投入5200余萬元,用于教育信息化軟硬件建設,全面優化了教育技術應用環境。從2006年起,成華區率先開展教育管理信息化應用集成研究實驗,積極推進現代教育技術常態化應用與推廣。
在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的指導引領下,成華區還積極推進教育信息化標準應用示范建設,充分發揮各級示范校的輻射帶動作用,以點帶面,促進全區教育現代化水平的整體提升。2009年,該區被評為“全國教育管理信息化標準應用區”。
成功建成:“全國社區教育實驗區”
成華區高度重視社區教育,完善了社區教育聯席會議制度,建立了覆蓋街道、社區的三級社區教育網絡;把社區教育納入了對部門、街道、社區的目標考核內容;建立了社區教育的經費保障機制。不斷完善了社區教育信息網絡。
依托駐區大學,成華區初步構建起一支以專職人員為骨干、以兼職人員和大學生為依托的社區教育志愿者隊伍。2008年,“大學生實習―培訓―就業VPE模式”得到了國家人事部的肯定。2010年5月,成華區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社區教育實驗區”。
教師教育:“全國教師教育創新推進會”交流經驗
早在2004年,成華區就成立了“中小學教師教育模式改革實驗研究”項目組,積極探索教師教育新途徑。如今,成華區已形成以“小組模式專題研修 共同成長”為特色的教師研修模式。
2009年4月,成華區應邀出席全國教師教育創新推進會,以“構建教師研修共同體”為題在大會上作了經驗交流。2010年10月,成華區還將舉辦全國教師教育改革與創新現場推進會。
國際接軌走向世界在田園城市建設中開創美好未來
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的宏偉藍圖和第二輪西部大開發的進軍號角,令教育國際化成為了成都教育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趨勢。成華區順勢而動,主動作為,積極站在教育國際化的第一方陣,立足區情,放眼世界,突出重點,直奔高端,自信而穩健地邁出了遠航的步伐。
理念接軌:現代意識全球視野
推進教育國際化,理念需先行。2010年4月,成華區和中國教育學會共同舉辦了“田園城市和諧教育”論壇。中國教育學會匯聚國內眾多知名專家齊聚成華,與該區黨政領導和廣大干部教師一起,就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與和諧教育實驗進行了廣泛交流,集思廣益、博采眾長,在積極的對話中,豐富了對“世界現代田園城市”與和諧教育的認識和實踐。
制度接軌:營造良好推進環境
為積極推進教育改革發展和對外合作交流,成華區設立了“成都市成華區教育對外交流中心”,初步建立起教育國際化區、校兩級工作推進機制;出臺了《成華區教育對外交流管理辦法》,有效地規范了教育國際化的開展;積極開展教育國際化調研,把握區域教育國際化現狀,客觀研判推進教育國際化的優勢與困難,科學規劃推進教育國際化的目標定位,為教育國際化的推進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合作接軌:重大項目有序推進
2009年,成華區成功引進美國加州陽光幼教集團;2010年4月,成都雙語實驗學校成功掛牌啟動,并與全國雙語教育學會合作,開展雙語教育實驗;2010年3月至4月,香港漢基國際學校、加拿大派特森教育集團、英國必益教育集團先后考察華西中學國際部,并表達了合辦川港學校或中加、中英國際學校的投資意向。此外,還有位于東方新城片區的中歐國際學校引進項目、位于北湖片區的高品質國際化學校引進項目等。這些項目必將對提升成華教育品質產生積極而重大的影響。
交流接軌:對外互訪日趨頻繁
早在2002年,成華區列五中學就和美國俄克拉何馬州沙帕爾帕市公立高中正式締結為友好學校。2010年以來,成華實驗小學、電子科大附小等近10所中小學分別與來自美、英、法、加、澳、日、新等近10個國家的15所教育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7月,列五中學學生足球隊代表中國赴美參加首屆世界中學生運動會,喜獲冠軍;8月,“民族文化傳承從幼兒抓起”系列改革實驗榮登聯合國舞臺;近日,成華區代表還將參加環太平洋地區早期兒童教育第十一屆國際會議并作大會發言。
結 語
千淘萬瀝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和教育規劃綱要精神的指引下,在成都市教育大發展、大跨步的進程中,成華教育堅持“務實求成促跨越、事盡精華創輝煌”,繼續為成都市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作貢獻,為成華區構筑“生態成華和諧教育”而不懈追求。
大潮起,風帆揚。在波瀾壯闊的時代激流中,成華教育將繼續以勇立潮頭、敢為人先的膽識與氣魄,唱響一曲曲揚帆破浪的現代教育之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