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熱持續升溫 “洋文憑”價值何在
參加“洋高考”的越來越多,高中“國際合作班”越來越多,高三年級的空座位越來越多……種種現象表明,出國留學熱在持續升溫,留學“低齡化”日趨明顯,和中考、高考一樣,“出國留學”成為許多城市中學生及家長嘴邊兒的“熱詞兒”。
走出國門、享受發達國家的優質教育,理由、好處、意義根本毋須列舉和論證,畢竟,人家的大學歷史悠久、名校林立,教育質量更加過硬,科研成果更貨真價實。尤為值得稱道的是,人才培養機制既靈活又嚴格,特別是一些名校,進校門不易,想畢業更難,如果想像在國內大學里那樣混學分混文憑,遲早會被淘汰出局。
但是,也應看到,他山之石并非都能攻玉,關鍵看是什么樣的石頭。發達國家的大學并非全是優質校,不同國家、不同高校的水平更是參差不齊。就拿高等教育發達的美國來說,在眾多名校熠熠閃爍的光環下,也有一些所謂的大學濫竽充數、買賣文憑、誤人子弟。從當年錢鐘書先生筆下的“克萊登大學”,到今天唐駿先生獲得博士學位的“西太平洋大學”,人們都能聽到“野雞大學”的“傳奇故事”。再拿留學熱門目的地之一的澳大利亞來說,“野雞大學”欺騙中國留學生的事件屢有發生,致使大批中國學生無學可上、流落異國,中國教育部不止一次發出留學預警。
與此同時,隨著歸國留學人員日益增多,“海歸”變“海待”的現象更加普遍,中國社會對“洋文憑”的崇拜度也悄然降低。有的學生在國外不太知名的大學里讀了幾年,也取得了“洋文憑”,可是,回國就業時發現,自己所學專業派不上用場,只能依靠外語的優勢去求職。有的人興沖沖地去國外讀了個MBA,回國后的工資卻比出國前還低。
盡管有這樣那樣不盡如人意之處,但出國留學的熱度并未受多少影響,大批中國學生及家長仍滿懷信心和憧憬,希望盡早籌劃,盡早準備,盡早走出去。中國學生和家長為什么對出國留學興趣如此濃厚?為什么對“洋文憑”如此熱衷?究其根源,不僅僅是希望接受國外優質教育,同時也是為了擺脫國內應試教育的枷鎖。
且不說在長達12年里承受的沉重課業負擔,僅僅中考、高考這兩個關卡,就讓許多學生及家長心力交瘁、感同夢魘。為什么會造成這樣的局面?原因其實很簡單:目前的升學之路幾乎仍是獨木橋,絕大多數學生別無選擇,只能在試卷和分數上去拼、去賭自己的明天。為了避開這些獨木橋,有條件的學生和家長只好另辟蹊徑,出國留學自然成為一種選擇。從這個意義上說,出國留學拿“洋文憑”,其實是爭取一種人生的選擇權。
教育其實是最具人文情懷的事業,從理念到內容,從教材到教法,從評價到考試,從升學到畢業,都理應給學生更多的自由度和選擇權。從這個意義上說,教育改革的路很不平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