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濟南位于省城山大北路的歷城實驗小學外頭,1300余名小學生在社區居民樓里,以及山大北路上做操。記者現場看到整個操場上已經站滿了做操的學生,而校門外頭六個社區居民樓的樓道里和馬路上填滿了做操的學生,不少居民車輛無法前行。
看過街舞的,卻沒見過街頭集體做操的,1000多名小學生街道上做操,場面固然壯觀,卻給當地居民和車輛出行帶來不小的影響,而潛伏在課間操隊伍里的安全隱患更讓人憂心。
原以為這是學校展開的一種宣傳、走秀,偶爾為之只要做好秩序維持和安保工作倒也未嘗不可,誰想到竟然是不得已而為之的無奈之舉,因為操場只能容納900人,而實際在校學生則達到2200人,于是才想出了街道做操這招兒。
學生們整齊劃一、井然有序的課間操,出現在并不合適的場合,讓人未免感覺到更像是一種行為藝術,或無疑表達,或刻意流露出無助、不滿甚至質問的情緒,令圍觀者心理頗覺得不是滋味。
都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偌大的現代都市,連學生課間操都沒地方進行,這就是我們時常掛在嘴邊的重視教育嗎?冠名“實驗小學”,無疑體現出教育理念的不一般,可是,讓孩子們街道上做課間操算哪門子“實驗”?
中小學撤并之風如今在各地都相當盛行,“資源整合”、“做大做強”等口號讓人心潮澎湃,然而,一味地貪大求洋,給學生就學造成的不便暫且不說,校園內連大多數學生做操的地方都沒有,優在哪,強在哪?
校方、教育主管部門或許會有苦衷、很無奈,然而,當初規劃建設學校時,難道就沒有考慮到這些矛盾嗎?又如何繞過這些矛盾?這到底是素質教育的產物,還是功利教育的苦果?
這一另類的“行為藝術”,畸形的城市風景,顯然不只是孩子的尷尬,更是“大人”的尷尬,不僅是教育事業的悲哀,更是整個社會管理的失態。面對這些孩子天真的“行為藝術”,難道我們真的能夠保持淡定,而不感到羞愧、不安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