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代芬蘭政府決定:所有教師都必須擁有碩士學位——由政府出資。
芬蘭教育家兼作家帕西-薩爾貝格上周在曼哈頓一所高中教室中提名:“你們中有誰想當老師?”全班15人只有兩人舉手,其中一個還有些勉強。
“在我們國家,會有25%的人舉手。”薩爾貝格博士說,而且在舉手的人更有熱情。
據他介紹,在芬蘭,教師每天上課約4小時,每周還要花兩個小時用于專業發展(帶薪);去年在他任教的赫爾辛基大學,共有2400人競爭120個定向培養教師的碩士班名額,“考師范要比考法律或醫學困難得多。”
薩爾貝格認為,高素質教師是芬蘭教育成功的關鍵。2008年芬蘭教師(96%加入工會)的起薪約為2-9萬美元,而美國為3-6萬美元。
他近期在美國日程繁忙,其中在華盛頓舉行的《芬蘭經驗:世界可以從芬蘭教育變革學到什么》新書發布會吸引了白宮和國會幕僚。
2001年,這個人口550萬的北歐小國在國際數學、科學和閱讀競賽中排名第一;2009年再次名列前茅,同年美國的三項排名分別為第19、27和15名。自2005年起,芬蘭教育部每年都要接待來自40到45個國家的上百個取經團。
芬蘭的教師人數與紐約市相近,但60萬的學生規模遠少于紐約的110萬。芬蘭學生都會說瑞典話,多數也會講英語(1957年政府規定,電視播放外國節目時都必須配字幕)。芬蘭居民每年人均從圖書館借書17本。
批評者說,芬蘭的情況不適用于美國:經濟規模太小,貧困率太低,民族太單一(外國出生人口僅占5%),而且太“社會主義”(超速罰款按收入計算)。然而斯坦福大學教育學教授琳達-達靈-哈蒙指出,“30年前,芬蘭教育體系也曾經一團糟:非常平庸、不平等。”他們同樣有過美國教育存在的許多問題,但“他們設法重啟了整個系統”。
她和薩爾貝格都指出,芬蘭教育的轉折點是1970年代政府的一個決定:所有教師都必須擁有碩士學位,并為此出資。
16歲以下的芬蘭學生幾乎不參加任何標準化考試,也很少有作業;兒童滿7歲才上學,小學沒有任何考試。“教育的頭六年與學業成就無關,只是關系到為學習作好準備、發現你的愛好。”薩爾貝格說。
他強調,芬蘭教育的成功主要在于7歲至16歲的基礎教育,“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作為一種社會平等的工具。”該國逆“全球教育改革運動”而行,不搞核心科目、競爭、標準化、應試導向這些做法;“我們不喜歡爭當第一,趕超這個那個。我們只想比瑞典人好一些,這就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