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芬奇現場》可謂開了一個先河,是否能通過這種形式拓展藝術展出的受眾面,是否能將定期結束的展出,通過大銀幕甚至DVD等介質,變作永久留存的藝術體驗?對此,各界反響不一。在《紐約時報》藝評人蘿貝塔。史密斯(Roberta Smith)眼中,它不過是高雅藝術版的“春晚”,雖然給人“奇怪的亂糟糟的感覺”,但“偶爾會有點營養,有時甚至還能提供些真知灼見”。負責發行本片的BY Experience 公司主席朱莉。布羅查德-楊(Julie Borchard-Young)卻有不同看法:“世界上絕大多數人都有過買電影票進影院看片子的經驗,但能有機會飛去倫敦享受藝術展覽的,或許就沒那么多人了,我相信這就是我們這部片子的最大優勢。”她還介紹說,已經有其他知名藝術機構在聯系他們,“《達·芬奇現場》是第一部,但肯定不會是最后一部”。
用電影來呈現藝術展覽,究竟是好是壞?為此網絡雜志Salon專門采訪了片中出現的紐約藝術評鑒專家羅伯特。西蒙(Robert Simon)。西蒙曾參與達·芬奇作品《救世主》(Salvator Mundi)的鑒定工作,這幅畫原本一直被認定是達·芬奇的學生喬瓦尼。安東尼奧。伯特拉菲奧(Giovanni Antonio Boltraffio)所繪,正是有賴西蒙首先提出質疑,最終在去年年底經多位權威專家拍板認定,《救世主》實為達·芬奇本人真跡,隨后就將它放在倫敦國家美術館做第一次公開展出。這也是過去百年來唯一重新獲得專家認定的達·芬奇畫作。
Salon:第一次聽到要把展覽拍成電影,你怎么想?他們要你出鏡,你是否猶豫過?
西蒙:當時我很好奇,沒有完全明白這究竟是怎么回事。老實說,我并不很理解他們為什么要把它拍成電影,也不確定是不是真會有人買票進電影院看它。
Salon:現在你已經看過電影了,也看過展覽本身,比較一下吧。
西蒙:展覽我去現場看過好幾次,電影雖然只看了一次,但看完之后,豁然開朗!用電影來呈現這次展覽的做法,既創新又有趣。對于那些沒能看到展覽也不可能看到展覽的人來說——他們要占到全部人數的99.9%——這真是一次奇妙的記錄,而且很顯然,這是一個永恒的記錄。
Salon:對于那些愿意花大價錢親臨現場看真跡的人來說,這電影或許沒法引起他們的興趣,但對另一些人來說,去看電影,或許能免去買票、排隊、人擠人的麻煩。它的優點與缺點分別在哪里?
西蒙:如果你本來就不打算去看展覽的話,那就沒什么缺點可言。至于面對面直接品味藝術品的體驗,那確實是世上獨一無二的事,是圍繞藝術而發生的種種中最美妙的事情之一:你和藝術品直接相對,無需通過什么中介,無需科技的大銀幕。問題在于,這樣的好事情并非永遠都能滿足。那么,相比捧著一本展覽目錄或導覽手冊翻閱,抑或是上網瀏覽那些展覽品,在大銀幕上看電影,那就完全是另一個層次的體驗了。他們拍攝的質量很高,而且銀幕是一種無與倫比的載體,將畫作放到數倍的大小,你能看到以前從來不曾注意到的諸多細節。此外,確實像你說的,沒有人會擋到你,更不用人擠人。
另一個好處就是,能得到很多幕后的信息:怎么布展的,策展人最初的出發點,哪件作品擺在哪個位置上有什么講究,等等。這些是展覽目錄上沒法體現的,但在這部電影里都能看到。
歸根結底,它沒法取代親自去看展出的體驗,但至少比去不了、看不到要好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