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在校內修起伏路,是想帶給學生一點思考,避免他們在市場面前迷失
提起被載入中國美術史的《父親》,不少人腦海里立刻就會浮現羅中立筆下那張充滿溝壑、深邃凝望土地的臉。對這幅作品,羅中立又會想到什么?
日前,羅中立接受記者采訪說,談起這幅作品,最先在他腦海里閃現的是:酷熱的夏天,狹窄的天臺,突如其來的閃電,傾盆而至的雨柱,及同窗們一張張在微弱燈光映襯下,驚恐不知所措的臉。
艱苦而詩意的年代
羅中立現在仍然習慣住在川美老校區,因為從他家19樓陽臺上,可看見當年創作《父親》時的工作室天臺。說是工作室,其實就是一間6平方米的小宿舍間。當年,川美為了讓學生能安心備戰青年美展,把十余間小宿舍借給學生搞創作,兩個人一間。羅中立說,那時,全國就只有一本藝術雜志、一個展覽。“每個畫畫的人都想去參加青年美展,那是大家心中最神圣的藝術殿堂,能進入這個展覽,就意味著接近成功。”
沒有風扇,更別提空調,入夜,羅中立和同學們把4張桌子搭起來,從宿舍頂層的一個小洞里鉆到天臺上睡覺納涼。他形容,很像是猴子撈月。讓他記憶猶新的是酷熱里突如其來的暴雨,大家在熟睡中突然驚醒,抱起枕頭和衣服不知所措。小洞只能容一個人爬下去,于是大家就在小洞前圍成一圈,依次往下爬。樓道里微弱的燈光從小洞里透上來,映出一張張睡意朦朧而又驚恐的臉。為此,羅中立還畫過這一場景的記憶畫。
條件雖艱苦,但羅中立形容那是一生中最難忘的時刻。“瘋狂無比,大家在競爭式的環境里學習畫畫,同學間的年齡差距比較大。年齡大的有創作經驗,有生活經驗,小同學的基本功好,畫靜物、模特畫得非常漂亮。兩代人取長補短,相互切磋碰撞,充滿詩意和樂趣。”
寓意深刻的起伏路
生活中,羅中立不是一個喜歡講故事的人,甚至不愛說話。很多時候,他喜歡用線條表達,比如在川美新校區大門,有一條奇怪的起伏路,這就是川美院長羅中立的創意。
他講創作《父親》時的故事,他修這條路,是想在國內當代藝術市場火爆繁榮的背景下,帶給學生們一點思考,避免他們在市場面前迷失。“市場是把雙刃劍,它可以扼殺新人,也可以扶持新人。我希望能給年輕人一個標準、一個方向,不要為了名利,喪失了藝術的目標。走到這一步,是學校和社會的失職。”羅中立強調,好的市場未必是好的藝術,好的藝術最終會有好的市場。許多藝術大師都懂市場,精通經營,但他們從未放棄過自己的理想,這是他們在藝術史上未被刪除的原因。“我想通過起伏路告訴學生,藝術之路充滿曲折溝坎,也充滿各種誘惑,投機取巧,急功近利不可取,長久不了。”除此,羅中立還有另外的考慮:它可以強制車輛減速,還可成為滑板、山地車的游樂場———藝術家的思考,總會穿插著一點調皮。
不改大巴山情懷
雖然行政事務纏身,但羅中立絕對是一個高產藝術家,以至于他在蘇州舉行個展時,很多人都不敢相信,羅中立居然有這么多的作品。但同時,他也是一個耐得住寂寞的人。任憑中國當代藝術市場風起云涌,他一直置身事外,固執堅持自己的創作。他的視角永遠落在大巴山。這讓很多人很難理解,甚至問他:你為什么不畫畫重慶?
羅中立有自己的理論,大巴山系列看似與重慶無關,其實息息相關。“重慶是一座很特別的城市,它的農村人口、農耕面積在4座直轄市里排在前列。大巴山系列就是對社會變革時期農民命運的關注。因為重慶這座城市的特殊性,所以我才會把以《父親》為達標的人文關懷延續到今天。我認為,這是文化工作者的責任和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