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廣州日報》15日報道,深圳一所中學重點班教室裝有空調,而普通班則只安裝風扇,普通班學生申請自己湊錢買空調,也被學校拒絕。普通班的學生覺得受到了歧視,校方則解釋說不存在歧視行為,學校資金有限,安裝空調的計劃正在逐步推進。
前段時間關于西安的“綠領巾”、內蒙古的“紅校服”,以及江西進賢一學校將差生安排在走廊里冒著寒風進行考試等,都與此類似,教育歧視現象折射出的社會問題令人深思。
個人認為,相對于西安某校讓差生戴“綠領巾”這種帶有羞辱性的歧視行為來說,深圳這所中學的做法其實比較常見,其辯解也還有理。但若反問:學校裝空調會不會先裝普通班、再裝重點班?或者干脆把重點班安排在不帶空調的舊樓,把普通班安排在帶空調的新樓?這大概永無可能。因為學校區分了重點班與普通班,重點班是學校的高考主力軍,是學校教育品牌的體現,所以從師資到各種硬件設施向重點班傾斜順理成章。這些歧視現象歸根結底都是應試教育的副產品。
在這里我們不能不考慮這些很早就被歸于“普通”一類的孩子們的感受。現代教育應該秉持現代的價值理念,培養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健全的個人,而不是培養他們成為只懂得一些連專業知識都算不上的應試機器。這種教育在扼殺孩子潛能的同時,最惡劣的影響是沒有給予學生應有的尊重和平等,而是直接讓孩子在比較中對其進行負面評價,打擊其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在心理上容易趨于自我否定,進而引發嫉妒甚至仇恨他人的心理。從性質上說,這是一種可與體罰“齊惡”的教育軟暴力。這不管是對個人還是對社會,都將產生長遠而嚴重的不良影響。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曾說,教師要讓學生“在沒有毆打、沒有暴力,沒有厭惡的氣氛中,總之,在和藹可親和愉快的氣氛中喝下科學飲料。”我們能做的,難道只有擠破腦袋幫孩子擠進重點班嗎?
但這就是現實。現在的等級觀念、對“教育出身”等外在身份的看重、教育本身的功利價值等等,都是功利性教育盛行的深層原因。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進入最好的學校,受到最好的老師指導,得到最優質的教育資源,找到最好的工作。這似乎就成了教育的最終目的。最近還有個相映成趣的新聞,南京師大某班6名班委集體高分考上公務員,被網友們稱為史上“最牛班委”。他們在大學應該學習的,是不是應該比考公務員更多一點點?
有句教育名言,每個孩子都是天才,但功利化的歧視教育所帶來的最大收獲,大概也就是“最牛班委”這樣的考試天才了吧。筆者以為,就算不能使每個孩子盡其所長培養成才,教育的重要意義,還在于把學生培養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一個能理解生活、身心健康的人,這與分數并沒有直接的關系。
對每個“普通生”、“差等生”都少些歧視,這需要全社會改變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