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中國素描教學主要受徐悲鴻帶來的法國素描體系和馬克西莫夫教授帶來的俄羅斯契斯卡科夫素描體系的影響。兩個人的素描主張各有重點,對中國的素描教學都做了積極的貢獻。
徐悲鴻主張素描中要注重三大面五大調子,通過明暗塑造空間、體積、質感,他強調對解剖的理解,這些都是從法國素描教學中提煉出來的。法國的素描無論是象安格爾這樣的古典主義畫家還是印象派畫家都很講究虛實,徐悲鴻的素描在這方面也受其的影響,他的素描是一流的。但徐悲鴻做為第一代學習西畫的中國藝術家,有很多西畫深厚的傳統不可能一下子吸收,例如他在重視整體的同時,沒有注意形體內在的聯系,象后來他的油畫創作中,作品人物的形體就有點松散。
馬克西莫夫的素描教學在中國第一次提出了“結構”這個概念,這個概念改變了中國人認識對象的方法,使我們透過表面的光影認識對象形的本質和體塊之間的聯系,這是他對中國素描做出的最大的貢獻,這些觀點和主張也正是契斯科夫教學體系的基礎。契斯卡科夫的教學思想受19世紀俄羅斯民主革命運動思想的影響,當時的俄羅斯藝術家開始注意現實生活,反映社會變革,同情勞動者。歐洲理想主義藝術中把人物形象畫得千人一面,契斯卡科夫批評現實主義的藝術思想體系擺脫這個毛病,這是藝術史中大的進步。因此俄羅斯的肖像藝術超過了法國。如果說俄羅斯的素描有什么弱點,那就是俄羅斯的民族特點太強,但如果這樣說的話其它的國家也有同樣的問題。
80年代后中國開始全面接受西方的美術思想。在接受新東西的時候,中國人總要全面否定舊東西,中國的美術界總是以革命式的、運動式的方勢談藝術,不能占在一個客觀的研究式的角度談問題。因此學術界出現了否定契斯卡科夫素描體系的思潮,把中國人由于學習法國和俄國素描教學不夠徹底,理解的不夠深入而出現的問題,都說成是“蘇派”教學的后果,例如只注意光影的表面效果,不注意內在聯系等,都是中國人自己的問題,馬克西莫夫班并不強調光影素描,在當時就沒有“全因素素描”這樣的概念,“全因素素描”的概念是80年代那些反對“蘇派”素描的理論家提出的。
中藝畫苑一直秉承中國老一輩藝術家的藝術理念,把美育報國的思想深深的印在了每一位老師的心理,在中藝,學員們學到的不僅僅是繪畫的技法,更能夠了解到繪畫的歷史,和老師們一起探究藝術,探究藝術本源和人性的塑造,我們始終認為,學美術不僅僅是要做一名畫匠,更要有自己的內心的感受在里面。雖然最重要的任務是為了考取一所理想大學,但是只有讓學員們能夠理解這些藝術的入門知識和道理,才能讓學員們真正進入繪畫狀態,為今后的藝術道路除去障礙,讓學生們為了自己的夢想更加努力奮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