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
訪談地點:重慶四川美術學院王林工作室
訪談:王鷺 / 文字整理:唐書婷、尹宜生
王鷺:很高興今天采訪到著名批評家、西安美術學院博導、川美教授王林老師。王老師,你好!
王林:你好!
王鷺:請你聊一下你跟馬先生是如何認識的,你是什么時候來到四川美術學院的?
王林:我是77級畢業的,1981年到的四川美院。我畢業于中文系,到美院的前好幾年都經常是埋頭讀書,沒跟美院的人有什么接觸。1985年到1986年的時候,我去中央美院念書,回來以后才參與到當代藝術的批評和討論活動當中,這樣也開始跟美院當時的青年藝術家有了比較多的接觸。
王鷺:85、86年?
王林:對,85、86年期間,主要是四川美院有一批處在比較邊緣創作狀態的藝術家,比如葉永青、張曉剛、陳衛閩、荷譯和一些更年輕的藝術家,像忻海洲、張兵等,以及后來的俸正杰、何森這一批人,因為85新潮的活動,還有一種對學院傳統教育的反叛在里頭,所以當時這批藝術家在川美其實并不受到重視,是被排斥的。
王鷺:當時不是主流。
王林:當時不是主流,當時可能很邊緣,甚至很低下。所以當時我們就經常在一起討論、吃飯、喝酒,自己就稱叫“黃色工會”。
王鷺:黃色工會?
王林:為什么叫黃色工會呢,是因為黃桷坪嘛,又是民間的嘛,所以我們就自稱為“民間工會”,當然我們是開玩笑叫“黃色工會”。這里面有一個人就把我跟馬一平聯系起來了,這個人是誰呢?就是劉虹。因為劉虹跟葉永青、張曉剛是同學,平常大家在一起交流比較多,劉虹在我們圈子里面也經常參與活動,馬一平后來也跟我們這個圈子有了比較多的聯系,所以我是通過劉虹認識馬一平的。
因為在60、70年代時,馬先生就已經在四川美院很有名氣了,而且貢獻比較大,他主要是在重慶市美協里做的創作比較突出,另外在四川美院的教學系統里也比較突出。因馬先生生性豪爽,又喜歡交往,在黃桷坪有點像當地出頭露面的名角。我后來通過劉虹認識馬一平以后,我們有了比較多的交往也很談得來,這是我對馬先生的第一印象。
那么后來,對馬先生印象比較深,是因為馬先生的年齡比我們大一點,因為我當時在77級里面年齡也算比較大的。在四川美院還有一位重大畢業的搞社會學的老師,叫趙旭奎,也是一個很有想法的人,一個青年才俊,當時還比較年輕。這樣我們三個人就形成了一個飯局,每個月每個人輪流做一次東,就這樣持續了很久。因為當時還是對社會、歷史、文化、現狀有很多的想法,而且那個時代的風氣,也是比較喜歡交往和談論的,所以在這樣的一個交往過程中,形成了一個比較像“三人轉轉會”的感覺。后來過了很多年,馬先生遇到我都還談論一些關于當時“三人轉轉會”的一些話題,這是比較深的第二個印象。
再后來就熟悉起來了,我印象中比較深的是和馬先生合作了一個事情,是他在學校擔任“美術研究所”所長的時候。美術研究所實際上是馬先生創辦的,后來美術研究所成了我們現在的人文社會基地,就是“當代世界文化研究中心”的前身。印象中成立研究所籌備的時候,我曾經跟馬先生有過很多交往,因為我是搞理論的,所以對美術研究所的建立比較支持,而且也比較投入,后來美術研究所成立以后,我在那段時間籌劃過不少展覽,有些展覽就是用四川美院美術研究所的名義來主辦的,這個跟馬先生的支持是分不開的。所以我當時的感覺是,盡管馬先生本人不是跟風當時的新潮美術或者跟當時的青年藝術創作的藝術傾向,但這并沒有太大的關系,可能是他跟這些參與者是師生關系的緣故,所以他對他們還是很支持的。而且我覺得,因為當時馬先生開始慢慢進入學校的領導團隊了,從做美研所的所長,到后來做川美副院長。對于藝術來說,他實際上是在文化意識和思想心態這些方面比較開放,可能也是因為劉虹、張曉剛、葉永青跟他交往比較密切的原因,所以他對當代藝術的理解和支持的程度可能遠遠大于其他學校的領導。所以我當時在美術研究所做的一些大型活動其實就是跟馬先生有關的,就像我做的文獻展,那是第一屆文獻展,是九十年代初期的時候,91年在北京做了以后,又在全國做巡回展覽,后來在重慶四川美院的展廳里繼續做巡回展,而且還做了一個研討會,當時氣氛還是比較緊張的,也就是說當代藝術還是沒有得到學院、官方的認可。但是這個活動實際上就是美研所出面做的,顯然馬先生是要承擔很大的壓力的!我記得這個展覽當時做研討會的時候,我請了張曉剛幫我們拍照片,因為我想留下一個歷史資料,結果研討會完了以后張曉剛沒有拍,我問他為什么,他說:“因為范璞,我們那個院長來了”,所有他不敢站起來拍照片!如此你可想而知,當時是怎樣的一個狀況,所以我覺得在這些方面上馬先生還是非常有魄力的,也很有膽略。我覺得他是這樣一個人——盡管他不直接去從事當代藝術方面的創作,但他對這方面的理解、支持和承擔,都是我們應該非常感謝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