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文物修復專業首屆畢業生“出師”,共28位,涵蓋陶瓷和書畫兩大修復方向,這意味著上海擁有了首批具備本科學歷的“文物修復師”。日前,他們的畢業成果經修復而成的陶罐、青花、粉彩、國畫、書法、古籍等文物于上海油畫雕塑院美術館展出。倘若不加以說明,鮮有觀眾會察覺到這些展品往昔的“傷痕”:一只精美的清晚期粉彩福祿壽三星圖帽筒,竟是根據13塊殘片拼接、填補、打磨而成的;一冊泛黃的《詩經說約》,曾經書頁掉落、殘破不堪……
正當今年高校畢業生普遍遭遇“就業難”時,這批科班文物修復人才卻在“熱銷”,即將奔赴上海博物館、上海圖書館、浙江省博物館等多家文物研究和陳展機構。最近一兩年,學院還有越來越多的學生自愿從其它專業轉到文物修復專業。
目前,國內文物修復人才極其稀缺,各類博物館館藏文物約2500萬件,民間收藏中也有可觀數量的文物,大量文物年久失修、破敗不堪、殘缺不全,亟待修復;而國內具有專業知識的文物修補人員只有2000余人,且大多年事已高,后繼者則寥寥無幾。2008年起,上海視覺藝術學院與上海博物館合作,開設了學制5年的文物修復專業,不僅讓學生學習美術學、文物博物館學、古籍修復概要、古代壁畫保護基礎等藝術理論知識,更著意通過大量實訓課程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記者了解到,一般的本科生畢業,完成一篇畢業論文即可,文物修復這一復合應用型專業的學生畢業卻需要同時完成三樁任務:修復一件具體的破損文物、撰寫一份修復報告、交出一篇科研論文。為此,不少學生距離畢業還有兩三年就開始準備了。
“10個學期里,8個學期都以實訓課程為主。像陶瓷修復方向,從考古修復到美術修復,從修復簡單的陶器到單色釉、青花、粉彩,從開槽、上膠、打磨、補彩、施釉、高溫燒烤到做舊,循序漸進,學生甚至走到廣富林開展修復實踐;像書畫修復方向,從清洗、揭裱、托裱到裝軸等,涵蓋卷軸、手卷、冊頁等各種形式,學生還需要具備臨摹的基本功;而手把手教學的老師則是上海博物館的孫堅、蔣道銀和上海工藝美術學會的鄧廷毅等專家。”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文物修復專業負責人、復旦大學文博系教授胡志祥告訴記者。在他看來,文物修復作為古老的傳統技藝,固然需要傳承祖輩們留下的財富,同時文物修復作為國內高等院校的新興學科,也不妨有些現代化的嘗試。“比如針對陶瓷的化學材料,我們已經能夠通過紅外線、紫外線等多種手段測定,而非僅僅憑借眼力、經驗來判斷,甚至聘請化學博士專門主持這方面的課題。未來,我們還希望引進3D打印技術,讓更多的高科技為文物修復所用。”
“文物修復是一項細水長流、日積月累的技藝。畢業,對于這些學生來說僅僅是一個開端,我們不能指望他們能夠馬上填補目前文物修復人才的斷層,但對于他們,社會是可以有期待的,不妨給他們三五年時間。”胡志祥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