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7至8日,由威廉由特森大學William Paterson University中國藝術中心、美術系、藝術與通訊學院和美國新澤西亞洲文化中心主辦、中美藝術教授協會(籌備會)協辦的“對話:中美視覺藝術高等教育比較”研討會在美國新澤西的威廉帕特森大學舉行,來自全美二十多所大學的21位華裔美術教授參加了這次會議。
會議圍繞幾個議題展開:中美高等藝術教育所面臨的挑戰;兩國藝術教育理念和操作實踐的優勢與劣勢,長處與短處,以及雙方互補或兼容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根據你在中美兩國不同的藝術教育實踐經驗,根據兩國不同的教育體制和從教師到學生不同的文化背景情況,分析兩國高等藝術教育的共通性和差異性,并以實例作分析說明;當今中美兩國藝術教育最需解決的問題等。會議的第一天,各位代表首先就自己的教育背景、在中美的教學經歷、自己的作品和學生的作品作了介紹和交流。
第二天會議以小組討論和大會中心發言兩種形式展開。大家都有在中國和美國的教育背景和在中美高校從事藝術教育工作的經驗,相似的經歷和共同的主題,使與會者久逢知己,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研討會為大家提供一個極佳的對話平臺。在當今的美國高校,藝術教育主要分為兩度空間藝術-油畫、版畫、素描、水彩、攝影等平面的架上繪畫;三度空間藝術-雕塑、陶瓷、裝置;以及設計和藝術史論等課程與學科。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美術產業化程度大大提高,社會對設計和網絡的需求增大,后起的與科技相結合的新生美術教學——數碼、多媒體、動畫藝術、設計類藝術,漸漸和純繪畫課程并駕齊趨。研討會以與會者的教學課程為依據,分2D、3D、設計、美術史論四個小組,展開討論。
與會的2D繪畫藝術的教授們,多數在中國完成其大學美術教育,到美國繼續修讀美術專業并在美國高校獲得教職。他們的藝術及教學,深受20世紀中國繪畫藝術的影響,又在以美國代表的西方環境中重新學習,融會貫通,獲得新的拓展。因此,中國現代美術在20世紀初起步、向西方學習、之后漸漸與西方美術相融會的歷程,是他們理解現代繪畫藝術的途徑。
代表2D組發言的關志民教授(Minnesota State University,Moorhead)回顧了20世紀中國繪畫藝術與西畫藝術相匯合的發展歷程,以此為切入口,談中美繪畫教育的聯系和異同。他認為,讓學生關注20世紀繪畫的歷程,不只是為了繪畫技巧和表達的問題,更主要是美術史能給他們提供一個開闊的視野、豐富的參照系,讓他們明白目前美術創作所處的位置,以此啟發他們自己的創作;還有,對20世紀優秀繪畫作品的學習,有助于培養學生對繪畫的基本元素、構圖構思的原則保持一種敏銳的感覺;同時,讓他們精通傳統繪畫技法和當代藝術的表達方法。
3D組代表、雕塑教授費明杰先生(William Paterson University),則就所任的雕塑課程談他自己的教學體會。他在威廉帕特森大學的教學,覆蓋雕塑教學的三個水平階段。第一階段是基本方法介紹和學習階段,主要幫助學生形成對三維物體及空間的認識和理解,重點教會學生能夠使用簡單的工具和物質材料去雕刻一些物體,用簡單的材料和方法去處理雕塑的形體及其與周圍環境的關系。對第二個水平階段的學生,則引導他們更關注更潛心于主題、材料和表達三方面的問題。對第三個水平階段的學生,則鼓勵他們去研究自己感興趣的主題,將學到的知識濃縮到主題上,并選擇他們感興趣的材料,通過作品表現主題。費教授還結合他2006年在中國魯迅美術學院訪問、講學的經歷,討論了中美雕塑教學的異同。多媒體、動漫/動畫、平面設計組的代表譚力勤教授(Rutgers University)則主要就中、美動畫教育現狀作比較。首先是中美動畫教學課程設計的比較。他認為在中國,實驗動畫教學多于產業動畫教學;在美國,則以產業動畫為主體。中國的動畫教學藝術功力深厚,強調民族特色和文化根基,強調藝術實驗性。他以北京大學數字美術專業學生的作品為例,證明這一點。
北美的動畫教學則是技術與藝術并重,動畫的技術含量高。北美的動畫學院大部分與美術學院分開,教學上以工作室方式展開。其次是中美的動畫教學對運動原理的理解、對動畫的定義有很大差異。中國動畫以“畫”為本,美國動畫以“動”為本。再次是中美文化的差異性在動畫片中也得到體現。中國動畫片強調寓教于樂,題材多采用有民族特色的歷史故事或有唯美主義特點的神話故事;而美國動畫片則多是未來科學幻想片,而且他們善于將他國的文化轉換成美國式的主題,比如美國學生的作品《再見,明天!》。
譚教授認為,中美動畫各有優長,互相取長補短,有利于兩國動畫教學事業的發展。美術理論/歷史組代表的張禾教授(William Paterson University)就本組幾位教授的發言作了概述。美術史課,尤其是在美國課堂上講授中國美術史,需要借助西方的理論方法,采用英語語匯中一些合適的詞,將只可意會難以言傳的中國古代藝術的一些東西表達出來。段煉教授(Concordia University,Canada)以他的一堂課為例來說明這個問題。
他運用原型研究、圖像研究和符號學的原理,討論十八世紀日本浮世繪春宮畫家鈴木春信的《閨室八景》和《風流閨室八景》,與中國古典山水畫“瀟湘八景”的關系,指出鈴木春信畫中暗藏中國古典山水畫“瀟湘八景”的視覺淵源,說明中國藝術是日本藝術的一個集體無意識淵源,中國藝術是日本藝術在視覺圖像和繪畫理念方面的一個原型。進而說明存在文化隔閡的中、美藝術,如何經由現代西方理論而加以詮釋、貫通,并且運用于美國的課堂,使學生從自己的文化想象角度理解中國古代的藝術。張禾教授也就如何運用英語中確切的詞,來向美國學生描述中國古代山水畫的“筆墨”、“意象”的含義問題,談自己的教學經驗。
文化的差異性使美國的大學教學有自己的特點。來自中國的正在威廉帕特森大學做訪問學者的從事中國現代文學史教學的姚玳玫教授(華南師范大學)則認為,美國大學的課堂有自己的特點,比如重視啟發式教育。學生發言踴躍。老師會騰出較多時間讓學生發言,在課堂上有較多的對話。
另者,教師在課堂上講授的知識量大。一堂課講下來,講很多內容。這就很需要學生在課外的學習和補充,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自覺性。這些特點值得中國大學教育借鑒。William Paterson University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摩爾Dean Deayl Moore主持了研究會。中國住美國大使館文化參贊王燕生出席研討會并發表講話,他說,“對中美藝術教育的比較,很多時候被引用作為中美文化的分歧的證據。
我們不可否認,分歧是存在的,這也就是中國一直誓言尊重文化多樣性,并鼓勵不同文化間的對話與交流。”王參贊希望,研討會不僅要去發現中美藝術教育間的差別,同時也要探討該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威廉帕特森大學中國藝術中心主任叢志遠教授在研討會結束宴會作總結發言,他說,我們中國藝術中心和亞洲文化中心聯合組織此次研討會就是要促進中美人民在文化、藝術和藝術教育方面的交流和理解,促進兩國高校藝術教育的發展。叢指出當今中美在高校藝術課程設置的指導思想和目標上有很大區別。
美國在1636年建立第一所私立大學-哈佛大學。而以美國公民素質教育為目標的高等藝術教育是在1862年莫日爾法令(TheMorrillAct)頒發,大量公立大學的建立才開始,至1944年軍人調整法案(The GIBill)在國會通過,大量退伍軍人和超過140億政府資金涌向公立大學,美國的高等藝術教育從精英教育轉變成全世界最強的公民素質教育。中國第一所藝術學校是1912年的上海美術專科學校,隨后創建了北平藝專,杭州藝專和蘇州藝專等藝術學校。盡管1949年以后這些學校都轉變成公立大學,但藝術院校所追求的仍是一種精英教育。
現在中國大量的高校擴招,藝術教育的方向已經改變,但其教育思想和課程設置仍然停留在培養專門藝術家精英教育的基礎和思路之上。他為研討會順利和成功感到高興,希望今后繼續加強這方面的探討和對話。他衷心感謝中國領館的支持,感謝校領導的幫助,感謝亞洲文化中心的合作,感謝全美中國教授藝術協會籌備委員會和教授們的積極參與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