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而漢字則是這一優秀文化的重要載體。良好的校園書法教育和訓練,對繼承傳統、陶冶情操,提升修養,培養對母語的書寫和記憶能力,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如果我們的后輩越來越寫不好漢字、不會寫漢字,甚至不愿寫漢字,關系到的不只是中國書法藝術能否再傳續下去,還是關系到中國文化能否被全面繼承和良好發展的大事。
隨著電腦打字的普及,目前我國在校學生手書漢字的機會變得越來越少。逐步走向“無紙化”的辦公和交流條件,也大大減少了年輕一代職場人對中國書法訓練的興趣和需要。據了解,在南方一所中學里,超過70%的學生都認為用電腦打字是大勢所趨,除了寫作業以外,用筆寫字的機會越來越少。一位中學老師表示,她所在的省重點中學中有90%學生的字跡看起來都讓人不舒服,一些學生甚至完全沒有筆畫順序的概念,和十多年前相比,現在能寫一手好漢字的學生已經很少了。
一位多年批改考卷的中學老師對媒體說,他在批改小學升初中的考試作文時發現,字寫得好的學生不足5%。前一段有一份社會抽樣調查顯示:85%的中學生承認有人說過自己寫的字不好看。一名高中語文老師說,在全班40多名學生中,專門練過書法的學生不超過5人。在學校不能提供充分的寫字訓練條件的情況下,筆者了解到,家長對學生寫字技能的培養也在降低熱情,在寒暑假期中給孩子報書法培訓班的家長明顯少于報英語、奧數、舞蹈和鋼琴輔導班的。
一筆一畫地手書漢字,可以幫助學生訓練思維、培養意志、規范行為、理解文化,既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心性和情操,也有助于加深學生的大腦語言中樞系統中對母語文字的記憶。書寫漢字,特別是用毛筆書寫時,需要凝神靜氣,這是身心的修煉;需要工整優美,這是藝術的修煉;需要感悟字源,這是知識的修煉;需要整體審度,這是境界的修煉;需要協調動作,這是小腦的訓練。少了這些修煉,漢字的育人功能就會衰退,對母語的認知和欣賞能力也勢必隨之下降。
更讓人擔憂的是,很多學校也不能給學生創造訓練和提高手寫漢字能力的良好環境,很多老師自身就缺乏寫一手好字的功底,老師的板書字跡歪歪扭扭,自然也就失去對學生嚴格要求的話語權和示范力。現在很多老師用電子課件授課,學生用電腦打印作業,教學雙方的寫字互動比以前明顯減少。
根據筆者在社會調研和教學實踐中遇到的情況,我認為學生書寫漢字能力的下降會產生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第一,詞組記憶能力減退。隨著電腦中文輸入方式的智能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學生對漢語詞組的主動思考被計算機的聯想功能取代,造成學生手寫詞組、遣詞造句、應用成語等能力的下降。
第二,文稿的工整書寫和結構設計能力褪化。因為缺乏手寫訓練,學生的手書字跡很難做到清秀工整。電腦編輯文字的便捷,也明顯弱化了學生在構思文章結構中的深思熟慮。長此以往,學生動腦和動手的兩種能力都會減退。
第三,對學生情操、修養、記憶力和協調性的培養不利。手寫漢字并非簡單的機械動作,其中包含了知識記憶、文化理解和行為修煉。學生寫字能力的減退,對國家后續人才的產出會造成不利影響。
第四,在對母語文字的記憶上出現障礙。西方文字的電腦輸入方式是字母選擇,不會淡化對文字的記憶;而漢字的電腦輸入則完全脫離了對漢字筆劃和順序的記憶。如長期用電腦輸入文字而放棄手寫,會使很多學生變得只能認字而不會寫字,這對我們的文字傳承而言是一種退步。
第五,不規范的公示、標牌和題字導致對傳統字體的錯覺。在公共場合展示的手寫文字,對學生寫字的規范化具有示范引導作用,目前大量存在的不規范和不美觀的手書公示現象,容易造成學生對規范手書標準的錯誤理解。
為改變這種局面,筆者認為應采取如下措施:
進一步強化在中小學語文課中對書法課的規定。把“小學3—6年級每周安排1課時用于毛筆字學習”的建議更改為規定。把開設書法課的規定從小學延續到初中的全部年級。把“普通高中可開設書法選修課”的建議更改為規定。在保證提供書法教育的同時,提高對學生語文作業中的鉛筆和鋼筆書法要求。
制定與實施全國統一的中小學生寫字等級考試制度。建議把寫字課的考核成績納入“小升初”、“初升高”和“高升大”對學生基本能力的考核系統。在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化過程中,運用考試的手段,把屬于基礎教育范疇的寫字訓練,提升到素質教育的層面予以重視。促使學生、家長和學校三方共同關注寫漢字的訓練與提高。
在師范院校畢業生成績中納入寫字水平分。寫一手難看板書的老師,既無法要求學生寫好字,也無力把學生培養成寫字的好手。師范院校生在畢業后將以自己的寫字能力面對、影響學生和培養學生,是改善大局的執行和示范群體,在師范院校生的畢業成績中加入對寫字水平的考評,有助于從師資這一起點上去扭轉學生寫字水平整體下滑的困境。
強化在校教師的板書水平要求。建議在教育部的“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應有計劃、有步驟地安排書法教師的培養和培訓,逐步提高教師書法教育教學的能力和水平”的要求基礎上,進一步細化和嚴格對教師寫字水平的要求和評級。對達不到最低標準的教師,應提供書寫漢字的強化訓練條件,制定具體要求和達標時限,逐步把“寫字達標”作為教師上講臺的一個基本測評條件。
豐富學生練習書法的形式與內容。廣泛開發社會資源,激勵學生苦練和寫好漢字,如舉辦專家示范講座、組織學生參觀書畫展覽和傳統碑文、組織校際書法交流和書法比賽,每學期至少組織一次學校書法比賽和講評,為達標學生頒發獲獎證書,以提升學生練習書法的興趣和積極性。
在高考和公務員考試的評價體系中加入寫字分。高考和公務員考試,是義務教育和大學教育的兩個重要的出口,也是國家能夠影響和掌控的兩大人才鑒別通道。在這兩個重要出口上,國家應把對考生寫字水平的審核納入評價體系,對全社會重視寫字給予一個積極有效的引導,從而有效提升公眾對加強寫字訓練的重視。
素質教育的一個基本要求,是看教育能否給學生的未來發展賦予必要潛力,其中,認字和寫字是保證學生未來發展的一項基礎功課。要打好這個基礎,關鍵就在中小學。中國人常說“文若其人”、“字如其人”,寫好中國的文字,不但是中國人傳承母體文化的要求,也是中國人應有的態度和基本素質。面對當前很多年輕人的“未來不再需要寫字”看法,在全社會加強對母語文字記憶和掌握,已成為在我國基礎型素質教育中的一項極為迫切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