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的品評標準一定存在時代共識,關鍵不在于某機構或者領導有沒有制定出一套標準,而是在實行的態度、方式和方法是否正確。當前在一些展覽上的藝術活動中,出現了少數低俗的藝術品這個現象,并不奇怪。因為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環境寬松,藝術多元發展,自然會出現良莠不齊的復雜局面。對于藝術評判,重要的是啟發良知,弘揚我國的優秀道德觀。藝術的高下在我們這樣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度里,從來都是有標準的。這些標準就存在于歷代的畫論、文論里面。從古到今,我們的古代文獻中關于畫品、人品、畫格、人格、境界、格調,以及許許多多藝術創作技法上難易高下的論述,已經確立了針對藝術,尤其是評判中國傳統藝術的標準。并且,在這之中也有對傳承創新的辯證思維,就是說,好、壞、新、舊各個方面都有標準,所以,我們本身是不缺乏“標準”的。
標準有了,我們所需要加強的,只是公平公正的態度和方法。要出于公心,誰都可以制定出擺得到桌面上來的、像樣的標準。現在有些活動中出現的評選標準混亂、喪失公信力的現象,我認為問題出在一些管理者或者評判者本身,出在那些極其少數的、有私心的“投機”實權派那里。像評委、媒體和活動策劃者、著名藝術家、著名評論家、藝術經紀人等,他們都是實權派,少數的投機行為基本上都發生在這里。有投機行為的這少數人在一些活動或者展覽之中起到了不好的作用,從而構成社會廣大基層美術工作者對于一些活動、展覽不滿意甚至抵觸,進而引起這些活動本身在權威性、公信力等方面的有越來越弱化的傾向與現象。
而對于藝術家方面來說,首先應該珍惜改革開放帶來的寬松自由的環境。要捫心自問自己是否創造出了真正能夠留世的、有益于人類的好作品。從藝首先不要投機,一個好的藝術家,往往也是有才氣、頭腦聰明的人。他只要想法變了以后,比如說投評委所好,或者投某一個領導所好,或者是投金錢所好,而不是根據自己的藝術感覺來創作,就會偏離自己的良心和藝術敏感。藝術家與評判者如果是投機的關系,就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所以政府要為藝術發展事業選好評委,這個非常重要,藝術家也要自律。媒體則要少炒作,特別不要宣揚那些因投機而成名的“大腕”。因為投機而名的大腕,他有名、有錢、有實力,媒體在這種藝術家或者評判者面前,要有自己的主體立場,這是我們很期望的。媒體的敢于監督,是一個社會進步的表現。媒體監督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社會發展的一個很大成果,改革開放給媒體以良好的發展環境,媒體應該實現自我價值,發出自己的聲音,起到監督作用。
我想用一個小例子來說明問題。我的一個孩子還在三四歲的時候,因為要做一件事情跑來跟我說要如何做,我跟他說:你不是看過“動腦筋爺爺”的書嗎,你去看看這件事情你這樣做對不對?如果不對,你去找找看看應該怎么做。結果他跑到房間里面去,過了一會兒他跑出來說,這個事情應該如何做。沒有成人告訴他應該這樣或那樣,通過自己運用腦筋,他自己就做出了一個正確的判斷。現在他30多歲了,在一起就講起這個事情,他說:“我那個時候到房間里拼命想,怎么講大家認為我是對的。”結果他自己就找到了一個正確做事的方向和方法。通過這個例子我感覺到,不要說成人,就是小孩子的辨別能力也是很強的。要公平、公正地給他樹立自主的權利,引導而不干涉,讓他基于自己的想法判斷,這樣往往可以有好的效果。
所以,關于藝術評判標準,如果評判者、藝術家個人不是出于公心,而是從自己的小算盤,或者自己的繪畫風格出發,那么對于藝術的評判肯定要偏向。創作的時候會發生偏差,評判的時候會發生偏差,宣傳的時候也會發生偏差。根本的問題是看是否是出于公心肯定或否定。因為評判者往往都是有著一定藝術水平和豐富的經驗的,對他們來說,藝術品的好壞不難判斷。主要是因為少數人缺失藝術道德自律。
至于有些專家提到“構建藝術評判標準”,進而建設“大國文化形象”的問題,我感覺大國文化形象不是靠塑造、打造可以做起來的。要從基礎抓起,從恢復人的尊嚴,給藝術家以相對寬松的創作環境,從建立客觀、公正的評判機制著手。在展現“大國文化形象”的問題上,藝術的作用是一個慢慢影響的過程,一個自然實現的過程,經過一個時期引導,自然就會理順其中的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