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秦思源給我們介紹了威尼斯雙年展,我們也想到在國內我們現在有很多關于藝術的博覽會,也是和藝術相關的非常大的盛宴,今年4月份也召開過,像CIGE、藝術北京,5月份不久之前在香港剛剛結束的香港當代藝術博覽會,之后還有包括9月份上海當代,像博覽會跟雙年展性格肯定是不一樣的,您能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的博覽會嗎,特別是“上海當代”我們希望呈現給大家什么樣的東西嗎呢?
秦思源:博覽會從一個專業的角度來說它的方式跟雙年展是很不一樣的,它是以藝術市場為主,而不是以藝術學術的研究為主,可是藝術和市場是離不開的,學術研究和市場是完全離不開的,每個雙年展背后有很多很多商業力量在后邊支持它,各種各樣的合作只不過不是一個商業性質的博覽會,是一個商業性質的展覽。如果你不是一個搞專業的人,你去一個博覽會,你不見得能夠看到那么大的區別,展示的方式不一樣,因為可能博覽會主要是在展位里邊,雙年展不是展位里邊,是在一個一個的房間或者展廳里面,或者在室外。可是其實博覽會有很多,比如07年我去威尼斯雙年展、卡塞爾文獻展,還有文思特十年雕塑展,還有巴塞爾藝術博覽會,我一點沒有覺得我在巴塞爾藝術博覽會看到的這種感覺在學術上亞于那三個純學術的項目,一點都沒有。為什么呢?因為我看到了很多好的作品,對我來說策展人的觀念,他們的想法,他們怎么把一些作品總結起來,這個是很重要的,有時候可以讓你很有啟發,有一些思想,可是我作為一個策展人,其實我還是最關注的是作品本身,一個一個的作品,沒有人給它歸宿到每個思想體系里面,它就是一個作品。
博覽會主要更多的就是去體現的作品本身,因為要做交易,要銷售這個作品,要給這個作品最好的體現。所以這種程度上,你作為一個觀眾,你去一個博覽會你一樣受益、你一樣有感受。作為一個專業者來說,你去那個博覽會也很清楚你去那是干什么,一個策展人可能去一個博覽會和去雙年展目的是一樣的,就想看一個好的作品,這個藝術家做了這個作品,記下來,想著以后有一個展覽可能選上或者怎么樣,或者看一些新的藝術家現在有什么動態,或者有一些什么樣的市場上的或者學術上的一些動態。如果你是一個收藏家,你去那肯定直接想收藏了,一個畫廊去那要賣作品了,那就是一個專業場合了,專業不一樣了。
主持人:我們之前4月份時候的這兩場,不知道你看了沒有,你覺得過去的這些博覽會和你們接下來要辦的博覽會,你覺得你們跟他們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秦思源:其實我們的不同主要是起點不一樣,比如CIGE和“ART北京”,他們是跟市場一步一步起來的,他們每年都有進步,是一年一年地往前走,也是很自然的成長過程。起點不一樣,“上海當代博覽會”的組織機構是博洛尼亞展覽公司,是專門做展覽會的公司,全球有80多個博覽會,從建筑材料博覽會,到皮革博覽會,到化妝品博覽會,什么樣的博覽會都有,所以他們做博覽會本身就沒有什么需要成長的,從操作經驗來說他們是非常非常熟練的。第一年他們是請了做巴塞爾藝術博覽會總監做了9年的一個人,幫助他們開始項目,等于這個人也是做了全球最大最有名最成功的藝術博覽會做了9年的老板,他來做,所以起點肯定是不一樣的。所以07年我是作為一個觀眾來參加上海當代,非常非常驚訝,一下就有一個世界頂級質量的博覽會突然呈現在一個特別特別漂亮的上海展覽中心,特別特別漂亮的一個場地,展覽又做的特別特別漂亮,很驚訝,那是一個起點,起點當然是非常非常不同,這是主要的不同,也是因為我們的文化背景不一樣。可是上海當代在這個方面有一定的問題,在中國這么一個市場,雖然我們請全球的收藏家,包括亞洲的收藏家,可是能不能支持這么大的、這么成熟的一個博覽會,就是說有沒有這么大的市場,這是一個新的市場。
收藏家是如何煉成的?
主持人:就是說收藏家會不會參與到這個博覽會當中。
秦思源:就是西方的收藏家是不是來中國買西方的東西,中國人新的收藏家是不是會買國外的東西,中國的東西當然會買了,可是國外的東西呢,我們考慮了以后其實這是一個問題。我們還是做一個亞太地區的博覽會,以亞太的內容為主,國外的內容必須得有,因為首先你是一直要打開這個市場的,首先我們請了國外的畫廊他們也有銷售,可是很多銷售不見得是給中國的收藏家的,可能是亞太地區的收藏家、西方的收藏家,我們像血液循環、像基因都不能封閉,必須是很開的狀態,所以過于的內容在博覽會里邊是核心的重要的內容,不過它不是市場的主力。可是我們操作模式肯定是非常成熟的,我們的想法也是很成熟的,我們新的總監目的是給一個更像外國博覽會在中國更有針對性,跟本土有一個針對性,不同層面的針對性。
主持人:我能不能這樣理解,這是一個很國際化的博覽會,可能放在東京、放在歐洲或者放在其他地方都可以,但選擇放在上海,雖然面對的還是全球,但是也是照顧到了亞太地區,上海作為一個節點放在這里,是這樣一個意思嗎?
秦思源:選擇一個博覽會放在什么地方當然是很重要的,不會隨便說一個博覽會放在哪都可以。一個博覽會嘛,你在那有沒有什么希望成為一個很好的事情,就是說有沒有人支持你、有沒有市場支持你,別人會不會來,有沒有一個很好的文化氛圍或者一個做生意的氛圍,上海肯定就有,因為現在全世界都很關注上海,是一個非常未來化的城市,也是一個讓人比較興奮的城市,就覺得這個城市,特別是老上海好像又恢復了。做一個博覽會來說,就像在威尼斯這樣一個成熟的地方做展覽,是因為威尼斯本身是一個有魅力的地方,博覽會也一樣,特別是一個新的博覽會,應該在一個很有魅力的地方,上海這方面是非常有魅力的。另外,中國是一個巨大的有潛力的藝術市場,這個藝術市場正在被啟發,可是他還是一個很新的市場,中國可能跟亞洲其他有些國家可能在這方面很不一樣,所以也是為什么選擇放在中國而不是選擇放在另外一個地方,因為這兒的市場潛力是非常大的,再說中國的藝術家很多、也很好,畫廊也是很多、也很好,他的可能性又很大,所以當時選擇上海是很有原因的。
主持人:之前也了解到,我們今年好象有一個關于收藏家的計劃,叫做“亞太收藏家發展計劃”,我們就想知道,收藏家需要具備什么樣的條件才能成為理想的一名收藏家,可能最基本的條件,首先資金要雄厚,有很多網友也會琢磨這個問題,除了資金雄厚之外,我要做一個收藏家的話還要其他什么樣的條件?而且你們這個發展培養收藏家培養他的什么?能不能給我們介紹一下。
秦思源:收藏家我們說是一個新的收藏家或者潛在的收藏家,而不是成熟的收藏家。成熟的收藏家除了資金的雄厚以外他知道他喜歡什么,他知道怎么去面對藝術,他有自信知道他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他知道他喜歡的一些藝術家,他知道他喜歡合作的畫廊,他喜歡跟哪些策展人可能是咨詢,這個系統他還可能支持一些美術館,他這個系統里邊的很多東西都跟他有關系,各個環節已經都非常熟悉。所以他怎么發展、怎么建立他的收藏是一個很復雜的很龐大的系統,這是成熟的收藏家。
在中國成熟的收藏家很少,有,可是少,因為中國藝術市場很新,所以這種情況下,他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絕大部分的都是新的收藏家或者潛在的收藏家,這種情況下新的收藏家是一個什么樣的心態?首先,比如說他挺有錢,是怎么來的錢?是掙來的錢。他又對文化有興趣,他首先肯定是一個事業成功、能干、聰明的這么一個人,有了一定的財產想做一些事情。在他的事業里邊跟他的專業里邊是很自信的狀態,非常自信,因為他已經成功了,他是一個老板了,可是一面對藝術,他就變成一個被動的狀態,他不知道買這個還是買那個,因為他不知道這里邊的知識,他那個眼光還沒有開始真正的練呢,所以可能有些東西他喜歡,要不然他不會想當收藏家,他喜歡,可是他不知道他喜歡的是真正有價值的,還是因為他不懂他就亂喜歡,他就覺得這個很被動,然后又點心虛,他可能就請顧問,有好的顧問,也有不好的顧問,不好的顧問可能就會顧問受益商家受害,這個例子很多。所以對我們帶說最重要的一個方面,是幫助收藏家得到自信,能夠做他們自己的選擇,而不是說好我告訴你應該買什么,買它好它可以升值,買它不好。博覽會不是顧問,是一個平臺,博覽會是你喜歡這個好,我認識這么一個人,他是這方面的專家,你們可以互相認識一下。博覽會,我們等于是一個很專業的介紹公司,就是把畫廊和收藏家介紹在一起,這樣就成交了。
所以收藏家怎么得到這些自信?我們有各種不同的活動和服務,通過不同的合作伙伴可以得到不同的資源,這樣他就慢慢慢慢比如通過教育也好、通過活動也好,比如通過去國外看、考察, 通過不同的方面,他可以慢慢得到知識,關于系統的知識,怎么去面對這個系統,了解了系統就不會受欺負。二,怎么面對藝術,你不可能一夜之間就變成專家,可是你可以慢慢培養你的喜好,你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然后培養你的自信,比如說你先不要讓我看這個,我現在喜歡的就是這個,培養你的自信和你的眼光。另外一個是培養一個興趣,你有熱情,你不能把收藏家當成傻子來對待他,而是你知道是一個很聰明、很成功的人,可是這是另外一個專業,就像我不了解科學一樣,我不了解金融一樣,這種情況下怎么培養他的興趣,就覺得越來越喜歡了,慢慢慢慢開始對這個東西有癮,有癮了開始就有了興趣,有了興趣就開始有自信,有了自信就開始可以成為真正的收藏家。
主持人:秦思源給我們講了這么多關于收藏家的很多很多信息,估計網友當中想對這方面想要了解的也能從中得到很多、獲益很多。還有一個問題,我們上海當代接下來要做第三屆了,一屆一屆之間,包括跟國內的這些博覽會之間,跟國際的博覽會之間,要處理的是什么樣的關系呢?
秦思源:跟不同的博覽會是很友好的關系,雖然有競爭關系,可是肯定還是很友好的關系,可是同時不像我們跟畫廊直接的合作,我們跟博覽會不見得有直接的合作,可是有一些想法可以探討,其實就是這種友好,沒有什么問題,可是不可能有直接合作。
主持人:我們今天的確是分享到很多信息,也謝謝秦思源和我們交流,帶來了那么多很豐富的關于整個藝術系統,關于你本人的一些經歷當中的故事,也謝謝網友們的參與,我們今天的訪談就到這里結束了,謝謝各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