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要看到這種顛覆性在以“男性中心”文化為主流的社會里,只能起到逐漸和局部地改變一些陳腐習規的作用,因為我們的文化和社會環境確實還不可能做到全面的“男女平等”,所以獨立于已有標準之外的新標準還難于建立,而且任何標準一旦萌生,立即會面臨挑戰。這就是“雙重性”的含義,我們既在已有的“好壞”標準里用身份和性別意識進行抗爭,但又不自覺地受到“好壞”標準的影響。但即使如此困難和充滿困惑的對藝術作品進行評價,也比不經思考地按陳腐的觀點進行評價有價值,起碼,反思性的判斷使人類的藝術有了新鮮的活力。既然任何體系和標準都可以受到質疑,而任何體系都要經歷挑戰和變異,那么,在當代文化語境里強調性別意識,就具有積極意義。從另一方面看,“藝術只分好壞,不分性別”只是一種“理想”,“好壞”從來就不是絕對的,從來就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標準。在“好壞”這一短語的背后早已隱藏著太多不屬于“好壞”的內容了,在使用“好”與“壞”的時候從來都遺留有很多遺憾。
“女性主義”藝術批評的實踐品格,和它產生的背景、原因緊密相關,那就是對男女兩性不平等的社會現實的思考,以及為改變這種現實而采取的行動。它的目的是要改變性別不平等的現實,所以,它的一系列的提問和回答都有鮮活的現實內容的回應,而不只是在書齋里“冥思”。“女性主義”理論是在現實的挑戰和回應中產生和發展,因此它何以有如此豐富的包容性以及鋒利的批判針對性就不難理解。在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在不同的領域,對不同的種群都有不同的針對性。另一方面,“女性主義”也在經受不斷的挑戰,那是現實問題的挑戰,包括由現實引起的對“女性主義理論”的挑戰,而且就因為“女性主義”的實踐性使她面對現實而不是形而上的問題作出回答,所以存在著許多悖論和矛盾。這也使得“女性主義”理論具有反思精神,尤其對自身已有的的理論進行反思。唯此,女性主義理論才富有活力,才可能有持續發展的空間。
但是,“女性主義”的基本立場決定它對男性中心社會的批判,否則就是別的什么理論,而不是“女性主義”理論。這是“女性主義”的實踐品格所決定的,而這種品格是社會的存在性質所決定的。所以,承認不承認“女性主義”的有效性,關鍵在于對男女性別不平等問題是否存在的判斷,而不是對問題程度的判斷。比如你覺得印度人燒死缺少嫁妝的新娘,而我們從不燒死新娘而只是溺死女嬰,問題比印度要小得多,所以我們不需要“女權主義”。
另一方面,如果你認為這個社會兩性之間并不存在不平等現象,那當然會得出“女性主義”要針對的問題是虛幻的假問題,“女性主義”是無理取鬧的結論;或者認為雖然社會男女兩性確實存在不平等,比如在基本的生存權力上女嬰的比例減少到將令社會不穩定的數量;或者在各級的決策層男女不成比例;或者社會資源的分配比例上女性的占有率較小;或者家庭暴力中的主要受害者仍然是女性;或者鄉村失學兒童和文盲中仍然是女性比例為高;或者外國人領養的中國嬰兒絕大部分是女嬰……這些都是毫不足怪,理所當然,進而推導出只分能力強弱不分性別(藝術“只分好壞,不分性別”)的思想方式,也會得出提倡女性主義就是反現實秩序的另類,絕對不予認同的結論。而對這種性別偏見持懷疑態度,尤其是身為女性遭受不平等待遇,為保持自己的獨立思考和判斷力,力求尋找這不平等根源并且努力去改變現實處境的人們,會認識到只要人們的習慣思想仍然是“男尊女卑”,男性社會仍然以絕對的控制權規定女性的存在方式,那末,“女性主義”思想和立場就仍然有效,仍然具有批判的力量,并且成為她們奮斗的動力和目標。
中國社會和歷史,中國的文化傳統以及婦女的發展和生存,有自己的問題特點,所以中國的“女性主義”批評理論,“女性主義”藝術批評實踐有她自己的目標和成長環境。必須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不應該為了“迎合”男權的“自尊”,或者為了從他們的“憐憫”中得到殘羹冷飯而貶損自身。既承認“技不如人”,又滿懷怨憤,既想迎合討好,又覺得委屈,這種中國傳統婦女精神中的負面性在“女性主義”批評實踐中還有待于充分揭示。在今天,女藝術家和女批評家的精神狀態仍然需要補上“五四”有關精神解放的一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