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爾 ? 里希特(Daniel Richter)是德國當代架上繪畫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一名被評論家、收藏家關注較多的當代德國藝術家,90年代后期他的作品躋身于世界拍賣會前列。但面對所謂驕人的成績,里希特還是保持難能可貴的冷靜,貫穿其作品,總呈現著一些新的變化。
里希特1962年出生于德國北部石荷州小城歐丁(Eutin),80年代前后,在他致力于造型藝術前,他是左派獨立者,朋客追隨者,并為朋客樂隊設計過廣告、招貼畫。1991年至1995年他在漢堡造型藝術學院(Hochschule der Bildende Ku t Hamburg)維爾納 ? 比特內爾(Werner Büttner)畫室學習,此后作為阿爾伯特 ? 厄倫德(Albert Oehlen)的助手留在該校工作。這后兩位也是德國當代藝術界的活躍人物。2004年至2006年里希特擔任柏林藝術大學的教授。此后他因不滿該校的官僚作風辭職。
如果直觀來看里希特的畫面,我們可以聯想到很多前輩德國藝術家的風格,科克施卡(Kokoschka)的狂放不羈,埃米爾 ? 諾爾德(Emil Nolde)的絢爛神秘。造型上大面積的使用很多夸張連貫的曲線,使人又可以想象出蒙克(Munch)的身影,但是細細觀察又有很多不同。包容并蓄,這也是里希特繪畫技法上的一個特點。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來,里希特從原來的抽象表現轉變到具象繪畫,這并不是說,他走向寫實主義繪畫,如我們通常對于架上繪畫的粗略理解。正如他自己所說,他轉向人物表達是為了更好的接近他感受到的事物。這些事物是他作為一個社會存在,關于他所處時代的所思所想。早在八十年代,里希特就和朋客運動、毒品酒精打過交道,與不同亞文化、獨立左派活動相聯系。這些經歷顯然對于他日后繪畫題材的選擇和繪畫語言的運用產生了影響。八十年代中期,他從諷刺現實主義轉向抽象主義,他認為抽象繪畫是“有組織的對立”。八十年代末,柏林墻倒塌、東西兩德統一后,作為一個西德人,里希特開始尋找新的定位。嘗試具象繪畫,使用很稀薄的流質油彩和噴漆涂抹(圖2)。1999年他的作品中出現了人物頭部,顏色顯得骯臟而具攻擊性。選材上挖掘當代歷史,對于恐怖襲擊和柏林墻倒塌后的挑戰均有涉獵。如這幅油畫,除人物外,他也不惜將看上去令人恐怖的絞架在畫面中反復表現出來,使人聯想到,暴力的沖突出現在寧靜的風景中,仿佛暗示對他人、對犧牲者生命的操控。如他所擬畫名,森林作為這個民族的象征,作為歷史進程的舞臺,提示著德國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
那么里希特究竟為誰而畫?繪畫里背后包含何種動機?以及他如何經營畫面信息的傳達?
在一次訪談中他說不能只創作自己喜歡的東西,繪畫須在美和分裂的矛盾狀態中運轉,表達了他反對“為了藝術而藝術”的論調。馬克思主義者說,為市場而畫,弗洛伊德的傳人認為,創作是使自己從自戀里解放出來,社會學家則說,要為了他人的快樂而畫。里希特說,自己也不知道為誰而畫,他是為了制造視覺的交流和聯系,使自己對于世界更明白點。
里希特的素材大部分來源于新聞圖片,如抗議活動、災難、內戰等,也有日常生活如街頭斗毆等題材,以此作為樣板,將已發生的事件進行藝術處理,轉化為當下的理解。他并不是簡單的記錄歷史,而是通過他的講述,促使他人去思考。他也不提供解決辦法,而是對那些因他的畫而產生迷惑的人提出問題。在這個意義上,他被理解為一名歷史畫家, 繼承了歷史繪畫的特點,幅面大,講述事件,突出人物等等,但是他的風格不同于早幾代的歷史畫畫家,不僅在于色彩語言上運用現代科技,而且在于他所處獨特的時代,以及他本人在這個時代中的所作所為,本身就不可能同與前輩。從一個追求獨立自治的人,到被譽為德國歷史畫家,他覺得很滑稽可笑。他自認不是愛國人士,德國的歷史令人不快也不吸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