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爾頓-克雷默
知識期刊《新批評》的創始人,堅決擁護精英文化的多產評論家,這兩個身份令希爾頓-克莫雷成為了藝術界中一個比較極端的人物。近日(2012年3月27日)這位84歲的評論家因心臟衰竭不幸離世了。數十年作為《紐約時報》的首席藝術評論家令希爾頓-克雷默的藝術評論廣為傳播,圍繞著那些榨取流行文化元素的夸夸其談的藝術,克雷默的評論總是尖酸而辛辣。
克雷默1928年生于英國格洛斯特,就讀于錫拉丘茲大學文學系。事業生涯之初是作為一位文學評論家,曾先后在《新領袖》和《民族報》任職。1965年加入《紐約時報》擔任藝術新聞編輯,1973年成為時報的首席藝術評論員。他的寫作出乎意料般地個人化,從來都不會偏離他保守的政治方向,但是又能對其領域抱有一種知識分子的尊重,即便撰寫的評論并不討好之時。
針對1981年查克-克洛斯在惠特尼美術館的回顧展,克雷默在時報上寫道:“他期望通過攝影將我們的興趣導向至展覽主題,可是似乎令我們離主題漸趨漸遠。為畫家已然形象化的作品再挑選一些照片作為陪襯真是合乎慣常地迂腐,這些照片的存在是為了磨滅好奇心,而顯然他們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
但有時候他也會成為藝術家的盟友,他曾這樣寫亞歷克斯-卡茲“他是能讓人想起吉維尼小鎮的莫奈的人”。“他的言辭或許有點無禮,令你不得不面對它,但是對我來說,這正是魅力所在,”曾和克雷默在《民族報》工作已退休的名譽出版人 Victor Navasky說道。
后來因為不滿“對日報記者的限制”克雷默從時報離職,又為《紐約郵報》寫過一段時間紀實新聞專欄,但他認為這家報紙的封面新聞和文化部分都趨于政治化,最終于1982年,他和鋼琴家兼樂評人的塞繆爾-里普曼創辦了《新批評》。盡管他深信時報過于政治化,可正是這份報紙給了他可以堅持他的保守主義的平臺。
而在《新批評》上,他也會刊登寫給《紐約觀察者》的每周的頭版藝術專欄。克雷默是《觀察者》創始人 Arthur L. Carter青睞的藝術專欄作家,而任職于《觀察者》15年之久的主編Peter Kaplan對克里莫亦有著頗高評價:“我真的很自豪能在美國編輯這樣一份報紙,尤其是每周的首頁有那么一篇藝術評論文章,會讓我覺得我們在發出聲音,給予文化以回應。而我尤其慶幸能夠有希爾頓的文字,他真的是信念的捍衛者。”
若你問《新批評》的金伯爾先生,是否還有一些和克雷默類似的評論家?他幾乎不假思索地會說,“沒有。你知道的,能夠做到卓越的人并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