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斯蒂芬·麥奎因有望成就雙料帝
斯蒂芬·麥奎因有望成為同時贏得特納獎(1999年)和奧斯卡獎的第一人。其執導的奴隸題材電影《為奴十二載》被認作是角逐今年奧斯卡獎的最熱門影片,影片中關于木框架建筑的場景很容易讓人想起1999年為他贏得特納獎的電影《冷面孔》。
2.名利雙收
自從達明安·赫斯特1995年獲得了特納獎后,其作品的價格就猛增了27%,而且還在持續走高。吉爾伯特和喬治、安尼施·卡普爾在獲得此殊榮后,作品價格上漲逾50%。對一些獲獎者來說,成功的意義不僅僅用金錢來衡量,杰里米·戴勒獲獎后就幾乎不再創作商業作品,而是投入到世界各地的藝術工作中。
3.落選也能成贏家
翠西·艾敏雖然沒有獲得特納獎,但她的作品《我的床》(MyBed)在1999年的提名展上卻受到了最多的關注,她的名字也因此而家喻戶曉。塔西塔·迪恩和查普曼兄弟也是如此,他們雖在特納獎的角逐中落敗,但卻因此獲得廣泛的聲譽。
4.特納獎并非終身成就獎
獲得特納獎的藝術家們并不一定能一直受追捧。基思·泰森雖在2002年贏得了特納獎,但他近期的作品卻反響平平。2005年獲獎的西蒙·斯塔林和1992年獲獎的格倫維爾·戴維也是如此。
5.年齡限制引爭議
1991年起,特納獎規定獲獎者年齡需在50歲以下。“年輕的英國藝術”正試圖跨越這個障礙。2009年,泰特美術館理事會考慮解除年齡的限制,但掌門人尼古拉斯·塞羅塔卻堅持保留年齡的限制。
6.卷土重來成就更多
1995年馬克·沃林格入圍特納獎提名,最后惜敗于達明安·赫斯特。2007年,他再次入圍并成功打敗同樣兩次入圍候選名單的邁克·尼爾森。然而,特納獎的評審們如今正試圖避免重復提名。
7.非常規的準入制度
特納獎接受那些未被藝術畫廊提名的藝術家,可以說,沒有什么準入程序。評審的提議和候選人的評選完全是以非正式的方式進行,這和可以由出版商正式提名一位或兩位作者的布克文學獎形成鮮明對比。
8.展覽即風向標
所有的評審需遵從特納獎的條約和規則,對過去12個月的展覽進行評估,以此選出入圍者。舉辦展覽(今年是在德里)本意并不是為了選出獲獎者,而是為了讓公眾有機會看到所有獲得提名的藝術家。事實上,展覽往往就是特納獎的風向標。
9.反對聲不斷
每年反觀念藝術者都在抗議特納獎,加之蘿卜獎這個帶有惡搞意味獎項的設立,通過故意獎勵那些不好的現代藝術來諷刺特納獎。更為嚴重的是,1993年,獲獎者雷切爾·懷特瑞德的作品《房子》(即一座位于倫敦東區的19世紀的房屋殘骸)招致了各方強烈的譴責,甚至這件作品在展出時還被當地文化部門叫停。
10.只有女性提名的特納獎
在1997年特納獎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公布了一份全是女性藝術家的提名名單,分別是安吉拉·布洛克、吉莉安·韋英、克里斯丁·波蘭德和科妮莉亞·帕克。吉莉安·韋英是最后的贏家。有人贊同此舉是對真實成就的反映,但有人則認為這樣浪費了另三位女性獲得特納獎的機會。
來源:英國《衛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