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
行為藝術家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新作《512小時》將于6月11日于倫敦蛇形畫廊(Serpentine Gallery)開幕。該作品由著名策展人漢斯·烏爾里希·奧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策展。然而臨近開展,不少藝術評論家都對該作品的概念源流頗有非議。
阿布拉莫維奇稱自己在該作品中將著眼于“空無”(Nothing)的概念,畫廊方面也宣稱此作品“獨一無二,絕無先例”。但紐約城市大學研究院的教授大衛·約瑟里特(David Joselit),史密斯學院的費雷澤·沃德(Frazer Ward),還有蘭本特基金的約娜·貝克(Yona Backer)均指出,“空無”的概念絕非阿布拉莫維奇獨創。包括約翰·凱奇(John Cage)1952年的名作《4’33”》,耶夫·克雷(Yves Klein)的作品《虛無》,甚至美國藝術家瑪麗·艾倫·卡羅爾(Mary Ellen Carroll)目前正在展出的作品,都可以算作阿布拉莫維奇新作的先例。約瑟里特對《衛報》說,阿布拉莫維奇必須要“承認這一質疑空無、表演空無的歷史源流”。
紐約律師愛米·戈德里奇稱:“這就是觀念藝術最大的難題。這只是個想法。你只能表達想法,卻沒法兒用版權保護想法。”不過費雷澤·沃德倒是認為:“如果卡羅爾就‘空無’的權利起訴的話,會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