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來,全球藝術市場對于阿根廷/意大利雕塑家、畫家、藝術理論家盧齊歐·封塔納(Lucio Fontana,1899年-1968年)著名“刀割畫布”藝術的追捧熱情,一路上漲,即使在藝術市場的疲軟的近幾年,封塔納的幾刀甚至成了巴塞爾博覽會的“標配”。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封塔納的作品不僅獲得他那一代人的追捧,更成為今日又成為市場的寵兒?
封塔納 空間主義作品
對我們來說,認識封塔納似乎是從一次高價拍賣結果開始的,在2015年紐約佳士得的夜場,盧齊歐·封塔納的一件“刀割畫布”作品以2917.3萬美元成交,約合人民幣1.85億元,刷新了封塔納的個人拍賣紀錄(此前拍賣紀錄為2470萬美元)。一塊畫布,簡單的底色以及畫布上的幾道刀痕就可以價格上億?,足以令普通人驚異而莫名其妙,不少人也開玩笑自己也要去創作藝術了,但稍等,你先要了解以下幾點原因,再去不遲。
盧齊歐·封塔納
空間主義開創者,極少主義鼻祖
盧齊歐·封塔納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在意大利興起的一個強有力的現代藝術流派——空間主義,他作為空間主義的創造者和倡志者,對外宣稱:“物質、色彩、甚至聲波的運動,這些現象都可以構成新藝術形式。”這也成為空間主義今后發展的基礎。在20世紀40年代到60年代之間,他不斷的嘗試用新的方式來表達藝術,用他此后一生的實踐來摸索新的形式。
他認為:“藝術將從此變為同以前完全不同的東西,不是物質、不是形式。藝術將會成為一種無形、無限、甚至只是一種哲學思想……藝術成為資產階級的功能性藝術的時期已經過去,敞開創造的大門吧!”
從1949年起,封塔納開始了他在畫布上打洞、將畫布割開的藝術嘗試。他自己表示:“打破了畫布的空間好像在說:自此我們可以自由地做我們喜歡的事了。”他視其空間觀念為一種烏托邦形式,游弋于繪畫或雕塑的物質限制之外。為了發展這一觀念,他將孔洞與厚涂結塊的顏料結合,認為這是一個途徑,鼓勵物質與空間、尋常材料與空洞之間對話。至1950年代末,他回復其早期作品的簡單處理,徑直割破空白畫布。“割破的”畫布有些是當眾創作的。刺穿畫布,使封塔納事實上打破了觀者視線占據的畫面,通過畫布本身,通往其后的空間。封塔納將其視為一種喚出的無限:“我創造了無限的一維。”
相關藝術歷史背景:
為波洛克為代表的抽象表現主義畫家,反應了美國民族不墨守成規、勇于進取的宏觀世界和內心深處的精神意識。在此之后產生的“后繪畫性抽象”,對抽象表現主義以筆觸、色彩和肌理效果表現主觀感情表示反對,主張以清晰明確的抽象形式取而代之。這種新抽象藝術形式又被稱為“色域繪畫”、“硬邊抽象”,一直延續到六七十年代被稱為“極少主義”。極少主義主張把繪畫語言削減至僅僅是色與形的關系,主張用極少的色彩和極少的形象去簡化畫面,摒棄一切干擾主體的不必要的東西。極少主義在20世紀60-70年代盛行美國。
而封塔納在50年代的割破畫布的作品,正給了后來不少抽象藝術家指引和靈感,因而成為后來極少主義的鼻祖。
“我在畫布中留下這許多空洞,是為了把舊的繪畫形式、傳統的藝術觀念拋向腦后。我似乎象征性的逃離了畫布,但實際上,我永遠擺脫了畫面的枷鎖。”
1948年封塔納返回經歷了二戰創傷的意大利,面對他那被二戰炮火創傷的米蘭,他認為他的藝術再也回不到原來的樣子,他無法面對滿目瘡痍的家鄉,像從前那樣繼續。
實際上在二戰之前,在1930年代,封塔納剛剛開始致力于抽象藝術時,就以陶土作為新觀念探索與嘗試的主要媒介。他的陶藝雕塑作品大都粗獷,陶泥上留下明顯的手工痕跡,體現藝術家一次次的捏塑、切割、拍打動作,肌理和色彩上的鮮明對比,帶有強烈的近乎巴洛克式的動勢和流動感,然而它們又是草草而成、痕跡天然的,如同格列柯繪畫中的光影與色塊。
二戰期間,他的作品逐漸向抽象轉變。而二戰之后,就是他開始他的空間主義宣言之后,徹底拋棄了具象藝術。
觀看封塔納最具代表性的空洞作品和切割作品,我們能感受到他對水平布面的肆意破壞,同時又充滿能量。在他的單色作品表面,一道道切痕跡壓迫、引誘、又滿足著觀眾。
永不停歇的市場驅動力
在封塔納去世45年后,他作品的市場持續顯著增長。封塔納生前,發現并賣掉他第一幅作品的藝術經紀人表示:“正是他的作品啟發我欣賞抽象藝術的能力。”
但在1966年,也就是他去世前兩年,封塔納才在美國舉辦他第一個個展。同年他在1966威尼斯雙年展上被授予繪畫大獎。之后,全球各大美術館相繼推出他作品的展覽,包括蓬皮杜藝術中心1987年的展覽、1999年于倫敦海沃德美術館、到2006年威尼斯古根海姆的展覽。
醞釀發酵45年后,封塔納作品由于不斷得到重量級美術館的展出推薦,他的作品在拍場取得了驚人成績。至此,封塔納為世人稱贊、追捧,從洛杉磯到迪拜,沒有一個大的收藏家不尋求他的作品。(當然如此的高價也與他生前只留下2000件創作有關。)
最后,道明了封塔納這割破畫布的藝術,你準備好創造一刀一億的作品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