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油畫) 張連生
文/潘魯生
張連生是我在“85新潮”期間結識的朋友,經歷了激蕩與碰撞,他的繪畫、他的生活、他的性格一切依然,與他依然不變的也是朋友的情結。
張連生出身舞臺美術專業,現任南京藝術學院教授,擅油畫寫生,融水粉畫表現技法與漆畫的工藝技法,創作了一批有著他鮮明個性的藝術作品。在我看來他是一位具有北方氣質的南方人,藝術語言的融合也是豪放中有肯定、奔放中有寧靜、大氣中有靈動,繪畫的品格顯示了他不羈的心像。相識20多年來,我一直關注他的藝術軌跡,關注著他在順境與逆境中的藝術理想,關注他堅持不懈的藝術創作。往常不時讀他的一些新作并時有驚喜,今年春節閑暇時,又翻閱張連生的一些油畫作品,禁不住想與大家分享,也算是對老朋友新春的特殊祝福吧。
風景畫是張連生最喜愛的藝術表現形式,在他的藝術創作中占有重要位置。他的風景畫多為寧靜的鄉村景致,幽靜的林間小道、叢林掩映下的村舍、寂寥蕭疏的秋林無不流露出恬淡的心緒和悠遠的鄉情。張連生在觀察自然、選擇自然、表現自然之美的過程中,總是以藝術家的心靈映射萬象,將自我性格的精神情感與自然之象交融互滲,形成一種清新雋永的審美意境。在《春意》作品中,畫家似乎舍棄了對畫面中心錯落起伏的房屋的細節描繪,而重點刻畫前景中村舍之外掩映遮擋的叢林樹木,他以舒展而富于韻律感的線條和鮮亮明快的色彩描繪,筆觸放松自如又干凈利落。在這里,具體的風景已經不再是畫家著意表現的對象,似乎不強調構圖、線條、色彩的獨立的審美價值,畫面中的一切都服務于意境的營造。畫面中春天午后的恬淡意境也許就是畫家對自己童年天真自由情感的一種追憶和懷念。《村頭小路》描繪了一條寧靜的鄉村小道,其恬靜優雅的氣質不禁使人聯想起荷蘭著名風景畫家霍貝瑪的《并木林道》。類似的南方風景可謂平淡無奇,并不引人注目,然而張連生對南方村落的自然景致一直懷有濃厚的情感,因而能夠化平淡為生機,而其中至關重要的正是對自然景致的心靈寫照。
在張連生的風景畫創作中還有少量相對抽象的作品,雖然數量不多,卻與其具象作品形成鮮明的對比,風格迥然。在這些抽象作品中,已往田園牧歌的恬靜與優雅幾不復見,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豪放、激昂、強烈的情緒表達。《水光天色》中,作者將西方油畫的筆觸造型和中國寫意水墨畫的潑灑、點染技法有機地結合起來,豪放、潑辣的油畫筆觸和靈動自由的水墨畫寫意技法自然地整合于畫面之中,強烈的形式意味、富有韻律的筆觸肌理、黑白灰對比鮮明的色塊組合、恣意不羈的寫意筆法,使作品具有一種渾然天成的美感和東方意蘊。從《天色戲水》中我們可以看出張連生對色彩的熟練把握和意境的營造技巧。在占據畫面絕對面積的藍、綠等冷色調的中間,以少量的紅、黃等暖色調精到的點綴交錯,造成了極其強烈的色彩對比碰撞的效果。在畫面中心白色的處理中,畫家通過巧妙的筆觸變化,隨畫筆的揮灑呈現出方向感極強的律動,色彩的厚薄、明暗的強烈對比,以及堆積、刮痕等手法的運用,形成了富于韻律和動感的藝術效果,從他的風景畫中我們解讀的是自然景致背后的人文積淀以及作者的感悟和情緒的表現。
如果說張連生的風景油畫是他用心靈對于自然風景的體驗與感悟,以概括和肯定的筆觸表現心中之境,是一種情緒化的意象傳達,具有朦朧而空靈的審美特質。那么,在筆者看來,張連生的靜物畫也許更能體現他本人的性情。張連生生性豁達,性格率真灑脫、豪放,直樸不拘小節,這些在他的靜物畫中體現得尤為明顯。在他的新作《花系列》中,我們可以看到印象主義對他的影響,顯示出作者對光色變化的深刻理解和嫻熟掌握,然而他對光色的表現并沒有停留在帶給觀者視覺愉悅的層面上而止步不前,而是更著重于情感的抒發。他筆下的花永遠都是處于盛放、怒放的狀態之中,張揚而絢麗,正如他面對生活的態度,積極、熱情、灑脫。從表現技法上看,他用筆豪放不羈、大開大合,在有力的鋪排、涂抹中,又糅入了我國寫意花鳥畫的生動與抒情,那整體造型的結構圖式美感,極富韻律的線條,簡潔明快而富于變化的色彩,共同賦予畫作一種優雅的文人意蘊。
我國傳統文化中一直強調人的主觀情感與客觀外物的關系。張連生的繪畫吸引我的除了他隨心所欲不逾矩的繪畫技藝,更是其畫作的“景中生情,情中含景”。他用油畫的形式、寫意的手法抒寫性靈。他的畫,是自然風光在心中呈現的影像,是被心光燭照的具有強烈情感力量的繽紛心像。讀其畫,西方的繽紛色彩與東方的深沉意境完美相融,仿佛使觀者經歷了一次獨特而美妙的心靈之旅。
張連生的油畫藝術創作取得了相當的成績,同時,他還創作了不少大型的漆畫和公共藝術作品,而且油畫創作中也融入了漆畫的技藝,如今他已度過知天命的年齡,但仍飽含激情地在融匯東西和探索油畫語言個性化的道路上勤奮不止,他已將繪畫作為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同時,繪畫也是他的主要教學工作。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他依然會帶給我們更多生動親切如春風拂面的好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