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是一種以漢字為載體的書寫藝術,離開漢字就不能稱之為書法藝術。
書法不是美術,如當做美術,必然轉向形式構圖、美術造型或非文字藝術。這就脫離了書法的本源,泯滅了書法的人文精神。
書法與一般的造型藝術有共同之處,但絕非以造型為靈魂。書如其人,即書法表現人,所表現的“人”,是正人君子、高人韻士,是經過修養的“人”,而不是自然人。
書法家首先應該是文人,是具有文化素養和底蘊的人,而不應是僅僅能寫字的匠人。
不論任何歷史時期,創新都是書法發展的主題。但要正確認識何為“新”、如何“創”。并不是所有新出現的東西都符合事物的發展規律,詭怪百出、弄異炫奇的東西,曇花一現,隨即遭到唾棄,就不能稱為“新”,而是陳腐的、低俗的、落后的東西的另一種表現形式而已。
歷史上的書法,是士子文人抒發情感、表達志向的一種形式,不是養家立業、出名牟利的手段。隨著書法功能的轉變,這一傳統人文精神正在逐漸消失。
古代書家首重人品,主張作書先做人。在社會道德風氣普遍下滑的大環境下,書法家自身的道德修養有待完善。
在幾千年的發展中,古人將書法的技巧(結體、用筆、墨法、布局等)創造得幾乎盡善盡美,從這個意義上說,今天的書法藝術,遠沒有達到歷史上的高峰。
總體上看,由于傳統繼承不夠,又缺乏必備的文化素養的支撐,書法作品雅的少,俗的多;文靜的少,張牙舞爪的多;內蘊少,追求形式擺花架子的多;自主創新的少,跟風的多。
創新、探索必須以尊重書法藝術、尊重書法藝術的發展規律為前提。只有不斷創新,一門藝術才有活力,才能夠可持續發展。
漢字可以通過結構的變化使之更具美感,不可以通過變化使之變丑。這里的“丑”,不完全是指外在形態上的丑陋,更是指作品深層次的丑陋與矯情。
客觀地對待、認識不同探索方向的得失,十分重要。不如此,會造成盲目的跟風,犧牲了大批本來有藝術才華的青年。缺少包容的學風,會造成書法界內部相互攻擊、屢發詰難。
當前的藝術批評,一種是奉承阿諛,不負責任地大肆渲染;一種是缺乏寬容,鞭撻討伐,攻擊辱罵。真正的充滿善意的平等的學術探討,不是太多。
藝術批評的滯后,直接影響了書法藝術的健康發展,不負責任的吹捧破壞了藝術界的風氣,污染了藝術愛好者的眼睛;以自我為中心的攻擊討伐,更是對和諧書法的嚴重破壞。
有的書家不從業務上下功夫,專靠炒作賺取名聲,與影視界末流的制造緋聞增加知名度、提高上鏡率沒有根本區別。
什么是好的書法?首先要明確它的藝術標準。書法的藝術標準就其共性而言,有三:第一,必須具備可讀性和觀賞性;第二,必須符合書寫的法度;第三,要雅俗共賞。雅是書家人文精神的流露,是書家綜合素質的集中體現。雅,是一種精神,一種修養,但絕不是故作高深。
書法不僅僅是技,是藝,更是道。尺幅天地,構建的是中國人的精神家園。(文/邵秉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