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不是簡單復古
眾所周知,反映時代,與民眾同呼吸、共命運歷來是中國美術創作的傳統,無論是抗日戰爭時期,還是解放戰爭時期,乃至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都有反映時代的經典之作。上世紀40年代,蔣兆和就創作完成了高2米、長約27米的《流民圖》,用畫筆真實描繪出那個時代民眾的悲慘生活。
不過,隨著多元化價值觀的出現,近20年來,表現現實、反映時代被許多藝術家看作是落伍的藝術觀。美術評論家陳履生認為:“如今我們身邊的不少藝術創作已經遠離生活,藝術家除了表達自我之外,不再關注社會生活,對這個時代的主流價值觀也少有反映。”
即便是這幾年出現的一些以底層社會為題材的作品,也因藝術家對底層社會的理解很片面,或者為了迎合市場,丑化了中國人形象。王明明說:“不少藝術家常常受市場、經紀人的控制,結果造成藝術家按照定型的風格不斷重復自己。”不僅如此,一些知名藝術家還有人代筆創作,形成批量生產。王明明認為,這種缺感情,缺激情,缺敏感性的所謂創作,已經不能稱其為藝術創作了。
與此同時,人們熱切呼喚畫壇能出現打動人心靈、喚起人美好情感的時代之作。因此,當華彩北京美術作品展等展覽與觀眾見面后,都形成了觀展的熱潮。
當然,以評論家冷靜的眼光來看,這股回歸的熱潮并不是簡單意義的復古。陳履生說,上世紀50年代的畫家都畫過天安門、長安街等,面對同樣的表現對象,21世紀畫家的心靈感悟和視覺感受又不同。“它不是一味回到過去,不是五六十年代的重復,而是建立在新時代的主題創作。可以預想的是,三五十年后的藝術家,反映那個時代北京圖像的時候,也一定不同于現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