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闊別杭州26年之后,78歲的方增先2009年首次回故地辦展。
11月3日,方增先人物畫大展在浙江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由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中國美術家協會、浙江省文化廳、中國美術學院四家單位主辦,由浙江美術館和上海美術館兩家單位承辦,共展出方增先作品130余件,全面地展示了方增先50余年來在中國人物畫領域的思考和探索。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遠,中國國家畫院院長楊曉陽,浙江省文史研究館館長梁平波,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吳天行,浙江省文化廳廳長楊建新,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中國美術學院老院長肖峰,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宋忠元、顧生岳等嘉賓出席了展覽開幕式。
提到新中國以來的中國人物畫,方增先是一個繞不過去的人物。從《粒粒皆辛苦》到《說紅書》,到《艷陽天》,再到《母親》,方增先作品中最多的主題就是人民,特別是農民。對此,方增先的解釋是:“我是從農村里出來的,我是農民的兒子,我最熟悉的就是農民,我對農民有自己獨特的情感。”開幕式上,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講道:中國是農業大國,誰畫好農民,誰就在這個時代立定腳跟;誰畫好農民,誰就擁有了最廣大的觀眾,擁有了理解這一深刻命題的人們的愛戴。
方增先的成功,不僅僅只是因為擁有了最廣大的觀眾而已。在他身上貫穿著浙派人物畫的基本思想氣息:重視生活、善于刻畫人物的神情,以靈動而富于表現的筆墨建立當代人物的表現體系。他在水墨人物畫繼承創新的實踐方面取得卓越成就,尤其在人物畫的基礎造型、筆墨語言、藝術風格、學術理論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學實踐體系。方增先開創了一條當代中國人物畫別開生面的道路,在這條路上,只有方增先才能在從寫實體系轉入筆墨自由的表現體系之時沒有走向空泛。這條路既塑造了方增先自己,也為當代中國人物畫變革創新提供了杰出的典范。
方增先讀書時曾見過黃賓虹的速寫,但他說當時看不懂,因為“黃賓虹畫的東西和他看到的不一樣”,方增先之后慢慢體會到,黃賓虹畫的是自己心中的風景,這對他后來的創作觸動很大。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遠評價方增先說:“耄耋之年,他的創作卻愈加關注人物內在精神性的把握與提煉。”在中國國家畫院院長楊曉陽看來,方增先的創作大致可分為3個階段:早期的中西結合,素描、水彩加筆墨;中期向傳統靠近;最后形成自己的藝術面貌。他也同樣認為,“方增先70歲以后畫的一批大畫,象征性極強,直指觀者內心,更是爐火純青。”
筆墨生命50年,方增先以他不凡的生命激情來推進中國人物畫的變革和發展,催生自己獨特而豐滿的筆墨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