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源自物理學概念,意指粒子或物體間極短的相互作用,而這一過程將導致參與物發生速度、動量或能量的改變,并由此引發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在當下,就中國當代藝術家而言,曾經依附于現代主義思潮的種種實驗,已逐漸轉變成為實踐自身文化的現實。尤其是最近幾年,伴隨著全球化背景中的交往甚密,藝術創作的語境也日益變得復雜而多元。與此同時,藝術與過去相比,不再是割裂的“烏托邦”,而是在與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其他跨學科領域的交互中,呈現出一種交織的狀態。
于是,傳統與前衛、單一與多元、全球與地域、東方與西方、學術與資本、觀念與技術……新時代背景下的藝術創作隨時隨地都面臨著多重因素的沖突、對峙和交疊。而這些多重因素作用下的藝術實驗,無疑呈現出一種“碰撞”的生態——它既是藝術本體不斷突破的自我要求,也是現實語境中藝術外力的博弈。而這一膠著和對抗的“碰撞”過程,帶來一系列新的藝術認知和不同的藝術發展趨勢,改變了我們過去對藝術的慣性理解,從而書寫著中國當代藝術的今天。
一方面,進入21世紀,藝術樣式更大程度地受到挑戰和翻新,這不僅依賴于全球文化命題和關注焦點的轉變,而且伴隨著經濟格局的進一步集約化,人們對于文化和藝術的需求逐步有別于過去的認識,尤其是在當代藝術領域中,新技術的發展也不斷促使著藝術觀念和展陳方式的更新,需求更加專業化、更有針對性的表達。在這樣的語境中,中國藝術的未來發展是否能在文化建構中扮演一個積極的角色并發揮影響?從而再次建立起有別于其他模式的藝術實驗性和前瞻性?而中國當下特殊的政治、經濟現狀,以及具有歷史積淀的文化土壤,受到全球化文化的洗禮之后,真正持有中國本土價值的藝術坐標將如何滋生?這些都成為“碰撞”生態中所要面臨的新問題。因此,由俞可策劃、崔岫聞、丁乙、方力鈞、馮夢波、谷文達、黃永砯、李山、劉小東、呂勝中、羅中立、繆曉春、邱志杰、尚揚、隋建國、汪建偉、王廣義、王懷慶、王慶松、王易罡、徐冰、向京、嚴培明、楊福東、葉永青、展望、張大力和周鐵海等藝術家參展,以及外籍學者Melissa CHiu和中央美院美術館館長王璜生擔任藝術顧問的“碰撞——中國當代藝術實驗的案例”,旨在強調當前開放的價值體系下,藝術實驗領域中一種表現形式和思維方式的轉型,并探索當下藝術與中國文化產生真實對接關系的可行性方案。
所以,不同于“傷痕主義”、“鄉土畫派”、“玩世現實主義”、“政治波普”、“卡通一代”,或是其他中國當代藝術史上所提出的任何一個藝術概念——“碰撞”不是對某一藝術風格或藝術樣式的命名和定性,也不是對某類藝術現象貼標簽,而是指涉和描述中國當代藝術正身處其中的一種狀態、一個過程。其原因在于,當代藝術在今天,已經很難像過去那樣,用一個風格或樣式來概括,硬性地把藝術家及其作品歸納到一個既定概念之下。反之,突出和彰顯藝術家的自我特性、強調藝術個體之間的差異,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碰撞”關系和“碰撞”之后生成的新藝術生態,將成為關注的焦點。
值得一提的是,“碰撞——關于中國當代藝術實驗的案例”展覽,與即將同期舉行的“全球藝術品收藏論壇”作為互動的平臺——這個發端于英國、已經有著5年歷史的全球藝術品收藏論壇,將號召來自全球的收藏家巨鱷和當下藝術品流通領域里,各個重要環節中的決策性人物一起,就當代藝術的未來趨勢展開理論方面的探討。而作為視覺、觀念方面的回應,“碰撞”將力圖呈現全球經濟一體化和文化日益交融過程中,中國當代藝術的真實面貌和狀態。有意義的是,“全球藝術品收藏論壇”選擇在2009年新中國建國60周年之際移駕中國,而與此同時,于中國美術館舉辦的“中國當代藝術大展”——這個在中國當代藝術史上具有爭議的藝術展覽,迄今正好是第20個年頭。在過去的數十年間,中國當代藝術經歷了從地下到地上的過程,也經歷了從向西方借鑒、學習轉向自身文化關注和建構過程。在這些過程中,中國當代藝術自身的側重點和關注點,都發生了變化,而與藝術相關的各個外部環節和語境,也有了新的改變。在這樣一個時間拐點上,重新審視和梳理中國當代藝術,就變得非常有價值和必要。
方力鈞 作品 油畫
羅中立 過河 油畫
崔岫聞 真空妙有 油畫 (作品選自“碰撞”——中國當代藝術實驗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