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規模最大、國際影響力最廣泛的當代藝術大展之一,2010上海雙年展23日在上海美術館開幕。本屆上海雙年展以“巡回排演”為主題,大量裝置作品奇思妙想迭出,還有相當一部分作品甚至需要藝術家現場“演出來”。
中國美院學生李石白面對記者笑得有點忐忑。老師邱志杰安排他在作品《邱注<上元燈彩圖>》現場推磨,瘦弱的李石白從來沒推過磨,這可是考驗臂力和平衡力的活兒。按照邱教授的導演,五六位學生在一間四周圍繞著水墨壁畫的空室里勞動,小李用刻著星相圖的石磨來磨顏料,他的同學則推著獨輪車,將磨出的各色顏料粉倒在盛水的容器里,現場便染出無數色彩詭異的臉譜。
記者看到,囊括多種藝術樣式的跨界作品儼然成了今年雙年展的主流,很難用繪畫、雕塑、裝置、行為藝術這樣的門類來概括。張洹的作品《賽魅麗》把整幢明代祠堂搬進了展廳,一方多媒體屏幕占據了畫像的位置,講述一個關于情愛、貪欲的驚心故事。
雙年展的策展人之一、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把“巡回展演”的核心釋為“過程”。人們生活的城市就是一座劇場,而人正是其中的主角,此次不少藝術家展出的也正是創作的斷面。比如劉小東的畫作《入太湖;出北川》,旁邊貼出的卻是他創作期間的草稿和筆記;一幅名為《草稿》的畫將由德國畫家在展覽期間完成,每天都要在觀眾的注視下畫幾筆。
此外,作為世博年在上海舉辦的大規模藝術展,不少作品側重演繹城市生活以及城市化過程中個人和民族感受的困惑和思考。
作為歷屆雙年展最奪人眼球的館外藝術裝置,藝術家王邁的《氣象鹿臺》酷似游藝場里的旋轉木馬,細看來,木馬卻由“石油管道”制成,上面坐著形貌怪異的“石油怪獸”。關偉的作品《開發區》把中國東部地區的古地圖按照開發區劃分,如此一幅青綠山水,前景卻用突兀的銀色水筆畫上了大型挖掘機。
與以往不同,今年的雙年展每件作品都配有數百字的說明,因此引來了一些人關于“藝術是否過于生澀脫離觀眾”的質疑。策展人之一、中國美院藝術與人文學院副院長高士明表示,任何好的當代藝術家創作時心里都會裝著觀眾。通過文字解釋,觀眾或許能觸摸到藝術家想要表達的深刻主題。(鄒瑞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