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說馬王堆 180×90cm 2010年
最近造訪廣州軍區專職畫家陳炳佳,偶然讀到《十方》藝術主編未末先生訪談的長篇對話。這是多年來難得一見的佳作。未末先生就當前中國畫的創作與發展中一些深刻而敏感的話題對話陳炳佳。陳炳佳憑著自己二十多年對中國美術史的系統研究和中國畫的探索實踐,以十分平實的語言,寬泛的視野、獨特的見解回答了當代中國畫壇普遍關注而又長期困擾的現實問題,值得向讀者推薦。
吳耀軍 《中國書畫藝術報》總編輯
以澄明之心 通幻化之境——未末對話陳炳佳
時間:2010年10月24日
地點:一了藝術倉庫
(以下未末簡稱未,陳炳佳簡稱陳)
未:現代的畫家之間,都在相互攀比財富,比較物化的東西,唯獨不比藝術這檔子事兒,把自己的內心完全給丟了,如同行尸走肉一般。衡量物化的東西對于一個做藝術的人來講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如何看待畫家在物化社會的困境?
陳:畫家都是蕓蕓眾生中的一分子,都得吃五谷雜糧,追求一定的物質利益無可厚非,硬是要裝著清貧,這個人肯定是腦子出了問題。但是大家一起比奢侈,比豪華,比牛B,談論的都是名車、別墅洋樓,泡了幾個明星,傍了什么大款大官,那就是整個藝術的價值觀出了問題。這些讓我懷疑,藝術還是藝術嗎?純粹的藝術是完全獨立的意識形態,與經濟、政治、軍事都不搭邊。馬蒂斯說,藝術是一把安樂椅。它可以讓我們的精神乃至靈魂得到小憩,是精神和靈魂的棲身之地。物化是藝術的墳墓。誰來拯救物化的社會呢?藝術,純粹的藝術!相反,物化異化了藝術,藝術自然就是一具可怕的干尸。
其實,還有一個比攀比物質享受更可怕的東西,那就是比位子、比身份,藝術被官化。香港的一位畫家朋友曾和我聊到一個話題,內地畫家瘋狂地爭主席、院長之類的頭銜。收藏者爭相購買這些人的東西,就像看病找院長,而非找專家,結果往往人財兩空。主席、院長僅僅是一個服務、協調的工作,與藝術無關,反而一個藝術家做了這項工作,還會大大影響其研究創作,只有那些大公無私,有奉獻精神的人才能擔此責任。如果拿票子爭位子,以位子換票子,那就滑稽了。官本位意識滲入到藝術里,藝術家就得當心了。
一簾幽夢 180×90cm 201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