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得園”主人方功宇
“自得園書畫珍藏展”于2010年11月18日至11月24日在保利藝術博物館展出,展品為“自得園”多年收藏的古代、近現代、當代眾多精品力作。
“園”來如此
“自得園”三字如何得來?
時光回溯二百八十五年,歷經康熙時代的奪嫡之爭,雍正皇帝為其深得信賴的皇弟愛新覺羅·允禮題寫了此頗具深意的園名:自得園。
如今三個世紀以降,自得園早已不存,而“自得園”卻在某日觸發三個世紀后的因緣。“初次在拍場見到這三個字便有一種特殊的感悟,它和我的性格相符,簡單又復雜,調和又對立,值得玩味...”藏家方功宇說到,收藏就是一個“緣”字,“自得園”的收藏就是瞬間觸發心靈而成。
“自得園”的收藏經
方功宇有自己的收藏理論。他認為收藏到“真跡”的渠道應該從有商譽的拍賣公司拍購。而在收藏之中的“好畫”一定是自己非常喜愛的內容,盡管審美觀與情趣是變化的,但一定是自己能夠基本讀懂的。他所秉信的是:“愛之純真才其樂無窮。什么東西只要我有興趣,我都去學,去看看,因為我不是做這個專業的,也不用太顧忌什么,我覺得這個是蠻有趣的事情。”其實不難理解,好的作品一定是能給人以良好的審美體驗的,如果去聽一位聽都聽不懂的專家的意見,倒不如隨了自己的心意,隨了緣。
《劉海戲金蟾》 齊白石
人物刻畫天真爛漫、樸實自然,聊聊數筆神態盡顯
“抱林壑之清曠,樂琴書以消憂”——收藏的精神信條
方功宇步入收藏已經17年,藏品除了展出的部分外,還涉及十三、十五世紀至十八、十九世紀西洋的油畫收藏。但他始終認為要做一個真正的收藏家,需要具備包括歷史、哲學、音樂等綜合藝術修養的。所以《苦吟圖》、《讀書圖》、《燈鼠圖》此類作品的收藏成為他收藏的內在精神的執著體現,由此他依然認為這或許窮盡一生,都未必能成。
藝術品應是一種公共資源,除了對它的保存、整理和進一步的解讀外,它需要面世。
此次展出作品從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到徐悲鴻、張大千、傅抱石,聯綴起的不只是一份中國近現代繪畫史大師名單,更是承續著優秀的民族傳統,收藏的終極目的,不是為了金錢,它和這個國家和民族有關,藏家不過是通過成就自己,而成為民族文化藝術的建構者。
收藏家走出“藏而不賣”的老圈子,愿意將展品拿到公眾前,通過規范的展出,以及合法拍賣的形式,將藝術呈現給大眾,是私人收藏在社會上一種責任擔當的體現。
方功宇認為:所有的成長都是應該在批評中,比如說展出、市場流通,交流、拍賣,就是在一種嚴格的規范下進行,是對于收藏以及研究進步是有幫助的,如果我們都把畫藏起來怎么去研究它,看都沒有看到怎么研究它。大家會交流某個藝術家可能存在哪些問題,哪些表達是不對的,哪些理解是不對的,可能都有,拿出來在一個平臺進行探討,我覺得這個比較好。
翻開“自得園”,可味唐人詩意,可觀江渚孤帆,更有五馬奔飲,一段收藏史的展現,一段近現代藝術史的呈現,在展覽中讀藝術,在展覽中學習收藏!
據悉,“自得園書畫珍藏展”將持續至2010年11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