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有高校博物館200余座,調查顯示,過半數的學生不知道身邊就有博物館
走進廣州中山大學的校園,頓時由喧囂的馬路走進了一片香花垂柳的寧靜,廣東省最早的博物館——中山大學人類學博物館就深藏在這片寧靜之中。近十年來,館藏文物達2萬余件的中山大學人類學博物館一直處于不完全對外開放的狀態,“養在深閨人未識”,正是我國高校博物館普遍存在的現象。
高校博物館臥虎藏龍
一份調查報告顯示,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高校紛紛建立博物館,目前已有200多家。依托高校雄厚的學術資源,高校博物館在藏品數量和價值上并不亞于社會博物館。
中山大學人類學博物館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的前身嶺南大學文物館是廣東省最早的博物館,在國內亦屬較早創辦的博物館之一。1987年,在原文物館基礎上,教育部批準建立了人類學博物館。據中山大學人類學教授、博物館館長鄭君雷介紹,由教育部批準建立的博物館目前全國僅有兩家,另一家在北京大學,其他高校博物館多稱“文物陳列室”。
中大人類學博物館有鮮明的“人類學”特色。館藏少數民族服飾、金銀飾品和禮儀用具等達到480件(套),都是解放初期人類學家田野調查的第一手資料。博物館還收藏有600多具人骨標本,其中明清人骨標本在全國是最齊全的。
“臥虎藏龍”的高校博物館其實還有很多。中國地質大學的逸夫博物館館藏各類地質標本3萬余件,其標本的豐富性、典型性和觀賞性都居于全世界同類館的前列。復旦大學博物館藏有上千件臺灣少數民族民俗文物,連參觀過的臺灣學者都嘖嘖稱奇。
館藏珍品待人賞識
擁有這樣得天獨厚的條件,高校博物館自然成為了高校教學和科研的延伸。中山大學人類學的朱建彰老師舉了這樣一例。《中國考古學通論》中的“臺面”、“疤痕”等石器考古術語比較難理解,但一旦學生走進博物館,親手摸一摸實物,抽象術語馬上就變得親切可感了。同樣道理,對砍砸器、尖狀器、刮削器、石球和手斧的區分,盡管教材中有文字說明和插圖,但無論怎么講解,都不如讓學生親自到人類學博物館對實物進行比較。
據了解,中山大學人類學博物館的館藏資源可以為人類學、歷史學、民族學、考古學、地質學和古生物學十幾個學科的教學研究服務。在滿足教學和科研需要的基礎上,高校博物館還是面向公眾和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基地、校內外交流的窗口。
然而,目前我國高校博物館不僅缺乏社會影響力,連同校的學生也未必對其有充分了解。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的學生不知道身邊就有博物館。
大學館緣何鎖重門
更令人遺憾的是,許多高校博物館受各種條件限制,放緩了開放的腳步。中大人類學博物館自2000年裝修閉館后,至今沒有完全對外開放。博物館館長鄭君雷說,希望能利用周末或節假日的時間開放,讓廣州市民一覽珍奇。
是什么讓高校館深鎖重門呢?高校館的場館安全措施等硬件條件無法與綜合類博物館相比,開放所需的日常維護條件并不具備。又加上教育主管部門沒有對口管理高校博物館的機構,博物館管理員的編制受到限制,只能由大學教師兼任,這使得博物館在管理和藏品征集上都存在社會館沒有的困難。
高校博物館的封閉,不僅是資源的巨大浪費,也無益于提升博物館的知名度和展品的補充、更新。比起眾多“養在深閨”的高校博物館來,陜西楊凌的西北農業科技大學大型博覽園令許多高校館羨慕不已。這座博覽園年接待10萬游客,擁有中國農業歷史博物館等5座博物館。該博物館群落的建設得到了國家、當地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僅社會捐資就近千萬元。社會各界形成合力,也許會為高校博物館的開放助一臂之力。
館長訪談:大學館的開門之道
中山大學人類學博物館館長鄭君雷認為,高校博物館應在加強研究功能、尋求社會資源的幫助、強化人員管理的前提下,更多考慮“走出去”,與高校以外的博物館形成聯動,跨學科、跨地域地進行研究與展覽。
“比方說,科研項目可以一起申請。例如文物保護項目,各博物館都有文物保護,館藏文物腐蝕、風化、干化等很多問題都是個難題。很多高校有文物保護專業、有化學系,跟其他高校博物館一起做這樣的研究,當然是蠻好的。”
又比如說講解員,各大省級博物館都有基本的素質要求和培訓,但如果放在高校博物館里來做,視野和空間又不一樣。另外,高校博物館之間的協作也應大力推進。“由高校博物館的龍頭牽頭,可以在高校系統內做一些事情。”鄭君雷說。
隨著社會進步,公眾對文博知識的渴求、對文物收藏的熱情不斷高漲,這一切都會逼著高校博物館打開館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