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在華·美術館欣賞展覽。
詩歌總是在誦讀之間得以展現,如果將詩歌視覺化,那會是一個怎樣的場景?11月15日,華·美術館揭幕“詞場-詩歌計劃2011”中國當代藝術與詩歌第一回展。30位詩人和20位藝術家以各自的創作、言談,掀起一場“詩歌視覺化”的盛宴。
這一被稱為“國內首次跨越當代藝術與詩歌界的文化藝術事件”由華·美術館主辦,《詩林》雜志協辦?;顒訃@“詞場”分為“檔案、視界、聲音、談論、表演”五個彼此獨立的單元,通過藝術創作、論壇、講座、對話、朗誦、民謠演唱等多種方式,共同推進當代詩歌與藝術的融合互生。
探索語言的可能性
“春天/責備上路的人/所有的芙蓉花兒和紫云英/雪白的馬齒咀嚼青草/星星在黑暗中咀嚼亡魂……”在華·美術館展廳,可以讀到周云蓬的《春天責備》。這位冬天南方演、夏天北方唱的民謠歌手,彈琴、寫詩,云游四方。14日晚,他和另一位詩人、歌手吳吞以“詩歌民謠音樂會”的形式,在華·美術館彈響了此次藝術與詩歌展的序曲。
詩人張爾是《詩林》執行主編,也是策展人之一。他表示,“將語言當作唯一材料進行寫作的詩人,詞語即是生命,他們的詩,在某種程度上也已超乎了傳統的約束與技術的屏障,語言之于他們的意義,期待觀者去理解和認識”。
另一策展人鮑棟說,“語言是詩人和藝術家共同的基礎,尤其在當代藝術的實驗及實踐中,藝術家們經常從文字、書寫、語音、概念等各種角度呈現著語言的可能性。借助這個展覽,我們所強調的是藝術與語言的共生性,展覽中的各種媒介及類型的藝術作品都與語言相關,也都包含著對語言或詩歌的經驗與思考”。
僅僅是一個實驗的開始
在展覽中,藝術家們采用了繪畫、雕塑、裝置、影像、聲音等各種媒介手段來展現“語言”。
藝術家翁云鵬一直專注于影像世界,他以電視公共影像截屏的重新編排和組合,表達對于閱讀的思考。截屏上的影像一直不變,文字有“對祖國歷史一無所知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天堂和地獄在我們之外”、“你知道文明是怎樣終結的嗎”等等。他告訴記者,人們已經習慣于看流動的影像,變得不會閱讀,他希望以影像的改變來呈現一種新的觀看方式。
藝術家焦應奇更是直接采取“造字“來改變某種現實與困局,并發動參觀者一起共同造字。在他那里,文字的具體圖像與意義,寄托了對當下社會與文化、藝術問題的思考。來自美國舊金山的Jean利用“錯視畫”的可辨效果,來考驗文字書寫和描繪的細致入微的創作技巧。
在視覺藝術中什么是詩?在詩中有怎樣的視覺性?詩人與藝術家的語言是如何達成的?圍繞這些話題,今日在華·美術館還將舉行三場論壇及講座,試圖從語言出發,探討詩歌與當代藝術之間的關系。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明年1月10日。策展方表示,之所以稱之為“計劃”,因為這僅僅是一個實驗的開始。接下來,藝術家與詩人之間還將探討如何更深入地結合,在現有的展覽之后,把新的觀念落實到更為具體的操作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