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著名畫家莫各伯的山水畫新作展于5月4日至20日在廣州市純陽觀梅社書畫院展出。廣東美術評論家陳川泓對莫各伯山水畫作出解讀:莫各伯的山水畫令所有熟悉和不熟悉他的人都不由而同地贊嘆。特別是那占了近半個展場的巨幅山水,潤澤立體變化豐富的群山撲面而來。所謂中國山水畫的一脈傳承,所謂山水畫的現代感,在他的這些作品中可以顯見。正如陳開枝在展覽開幕式致辭中說的:“莫各伯的畫,既古意濃厚透著傳統文脈,又非常符合當代人的欣賞情趣,他是淘百家米煮一鍋飯,古典的紅木家具和現代的真皮沙發都有……”
莫各伯在詩文、書畫、古琴、雕塑等方面都有涉獵,但是,當書法家、當詩人顯然不是他的最終追求。他是要把書法、詩詞融匯到繪畫里,以詩人修養鑄造山水,以書法筆意構建山川,因此他的作品便有了濃厚的中國文化韻味。莫各伯的繪畫歷程大體可分三個階段:70年代末以花鳥畫為主,80年代至90年代以人物畫見長,2000年后則以山水畫為主攻方向。在繪畫方面,莫各伯最先是以人物畫成名的。上世紀80年代初他以畫寫實人物為主,80年代末到90年代主要興趣放在大寫意人物畫。他這一時期的創作主要是古代人物畫,既簡練、概括、準確又略帶變形的造型特征,輕快的筆墨及富于裝飾性形式感的構圖趣味,有書法意味的線條韻律以及古意詩境的開拓、道家思想的融入等等,都使他的古代人物畫形成了鮮明的個人風格。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986年,莫各伯嘗試運用“沒骨寫意”手法來表現雷州半島人物所創作的《紅土系列》,以黑紅作為主色,整體構圖富有現代觀念,大黑大白大紅,具有版畫簡練、概括的強烈效果,風格突出,且有地方特色,廣東省美協因此把這組作品選入“星河展”在廣東畫院展出,產生了很好的效果。那之后莫各伯便以個人風格突出且具筆墨探索精神名噪廣東畫壇。
從莫各伯的山水畫作品能看到他對于線與墨相互關系的精到把握。他注重骨法用筆,山石樹木的結構、輪廓筆筆寫出,且多以中鋒書法線條為主,又通過建筑性的抽象結構獲得平衡,再加以皴擦點染對筆墨層次做了平面化的概括使其渾厚,追求“明豁”、“見筆”,從而使畫面有沉雄樸厚、方正博大、具有視覺沖擊力的動感。他的大部分山水畫作,氣勢磅礴和靈巧俊秀兼備,遠觀其勢,蒼渾勁健,視野開闊而高遠,形式感很強,頗有中國古代壁畫般的宏大氣勢;近觀則筆墨交錯、點線縱橫,畫之內在韻律和諧氣脈通暢而充滿生氣,耐人揣摩和尋味,充分體現了中國畫的筆墨趣味。
莫各伯的山水沒有格式化的重復,眾多的作品,顯現著對不同山水情境的思考以及對山水空間構成的準確把握。他的近作緊緊抓住中國山水畫抒情寫意的根本特質,注重文思的傳遞、詩意的融合、意境的拓展、畫魂的開掘,以及傳統美學理想的追尋。也正是為了追求這樣的境界,他近年創作了大量的巨幅山水畫,其精心設置的建筑般的構圖、極具東方韻味的筆墨形象,在畫面上形成了充滿生命力的潛流,透露出畫家濃郁的隱逸情懷,筆意直追宋人全景山水。莫各伯最近創作的山水畫作品《張家界系列》,是近期最為人所稱道的山水畫作品之一,是他個人獨特的圖式。借助張家界的風景特色,畫家以獨特的視角、強勁的筆觸,酣暢淋漓地表現了山崖聳峙、奇峰突起、云煙涌動的奇幻景象,以及蘊含其中的山之魂魄,給人以深沉、大氣、遼闊、奔放的視覺震撼。作品畫面清新疏朗,通篇布局留白守黑十分嚴謹,畫中意境豁朗而深邃,所呈現的依然是文人喜愛的那番古雅之意。同時,他發揮了自己對整體布局的平衡掌控能力,進一步加強了大架構的圖式風格,通過局部疏密、用筆節奏、線條虛實的把握,來控制整體畫面的氣韻。這種全景式的深遠構圖,既有傳統又不失個人面貌,避免了簡單的抽象形式組合,而具有豐富的人文情懷。
可以說“飽腹詩書”是莫各伯的人生追求,因而同樣的,他在書法上顯然也下了很多功夫,并深諳用筆用墨之道。他書法的功力亦達一定境界,其書作絕大部分均為自撰聯、自作詩,率性自然,行氣連貫,筆法閑靜,樸拙凝重,既足見其筆底功力又流露出詩人與書家的才情和氣質。同時,他深厚的書法功力使他的山水畫筆墨技法更趨成熟,山水畫中的勾勒融入了篆隸筆法,表現在作品中看似逸筆草草,卻處處體現筆墨韻味,畫作的題跋與書法都頗為講究,再配以其才思橫溢的詩詞書法題款,更是相得益彰,呈現出他獨特的藝術個性,并進而深化了其書畫品質的文化內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