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產動畫迎來戰國時代。一方面,是大部分商業動畫在國外動畫巨制圍剿后的突圍失敗;另一面,是國內獨立動畫對商業動畫的強勢挑戰。內外受敵的國產商業動畫前路在何方?正在舉辦中的2012年浙江美術館“動畫季”上,眾多國內外動畫人士開始了對這一問題的思考。
發展中的新生事物,受到的關注總會多一些,而當事關下一代的時候,人們評判的標準自會大幅提高,比如動畫。相信讀者還記得,前些日子,動畫片《戚繼光英雄傳》引來爭議。再往前看,《雷鋒的故事》、《高鐵俠》等動畫同樣因為缺乏看點、抄襲日本動畫等原因,遭到網民的一致炮轟。一斑窺全豹,國產商業動畫處境頗為尷尬。
陳曦《冬至》
王海洋《弗洛伊德,魚和蝴蝶》
令人奇怪的是,作為非主流的國產獨立動畫卻成為國外各大動畫節上獲獎的常客。陳曦《冬至》榮獲2010廣島動畫節國際評委會特別獎,王海洋《弗洛伊德,魚和蝴蝶》獲得荷蘭國際動畫電影節金獎,劉健的《刺痛我》入圍第五十屆昂西動畫節最佳動畫長片獎競賽單元,雷磊憑借《這個念頭是愛》拿下渥太華動畫節最佳敘事類短片獎。
劉健《刺痛我》
雷磊《這個念頭是愛》
與國產商業動畫動輒千萬投入和雄厚的制作力量相比,由藝術家或藝術家工作室個人籌措資金完成的獨立動畫的工作周期明顯更長,創作難度更大,市場營銷也更為艱難。按理說,前者理應成為觀眾的寵兒,但事實情況是,觀眾和視頻網站都開始將目光瞄向了獨立動畫。原因何在?
動畫導演皮三認為,國產商業動畫中,很多人物表情都和國外動畫雷同,不是聳肩就是瞪眼,“我覺得現在的動畫制作企業還沒有發現中國人生活的傳統。中國人沒有這樣的習慣,動畫制作者很少去關心我們的幽默是什么樣的,對美日動畫中的幽默方式倒是很熟悉。”
漫畫人只看漫畫,動畫人只看動畫,甚至有的只看一種漫畫或動畫,這也成了當今動畫從業人員的另一種怪現象。于是,細看時下的動畫片,相似的故事、劇情總會與眼睛撞個滿懷。要問一本動畫片的特色在哪里?很少有觀眾能說清楚。
《大鬧天宮》
《小蝌蚪找媽媽》
“現代人頗為懷念的《大鬧天宮》、《小蝌蚪找媽媽》等動畫片都是那個時代特殊的產物,是集結了全國優秀藝術家共同制作完成的,但現在的國產商業動畫則是一種市場行為,藝術性上沒有可比性。”皮三坦言,隨著網絡的出現以及制作技術的成熟,更多人有了表達動畫的權力,并走上動畫創作之路,“如今的學校和網絡論壇都是國產動畫未來的搖籃,年輕人唯有深入生活,專注內容原創,才能找到國產動畫的發動機。”
在你追我趕的產業賽道上跑久了,國產動畫追尋內容的心落下了許多。但市場終會糾正這一怪狀,而內容也會成為真正的源頭活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