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在無形中創造有形,將有形置于無形?藝術家展望將在長征空間以版畫、雕塑、影像和裝置等藝術形式,通過對不同材質的巧妙運用及極具挑戰的布展方式向觀者呈現獨特的經驗。
"有形"與"無形"的互換
展望試圖打破平視的觀感,從雕塑概念出發以全方位視角重新審視微觀物質之間的角度、距離、比例等問題,以作品的實際形態和概念空間來探討物質的"有形"與"無形"。
有形化為無形:展望將小石塊一次或幾次用鐵錘砸碎,置碎石于鍍鎳鏡面材料之上,或將石研磨成粉做成紙,兩者結合而成的版畫仿佛爆炸結束后的碎片鏡像展開在二維的土地上,而這恰如其分的延續了展望的宇宙觀--時間物質都是"形"的存在,不以我們所認知的某一個毀滅的時間點而消亡。本展覽的另一件作品是一個人造水晶鑄成的石頭被重新契合在原本的材質中試圖使這個形式消失,但在燈光反射中原本石頭的造型卻得以還原。無論自然石塊、還是人造水晶石塊,都是自然之形的再凝固,被破壞后積攢的能量重被釋放,"形"被重新組合,佐證著展望"反形式"的無限可能。
化無形為有形:一道光柱貫穿長征空間的兩個個展廳,展望建構了一個壓迫感知的"死寂":反形實驗空間。在一個通常被認為看不到任何物質的空間里,空無一物不代表"形"的不存在。而光照下的浮塵就是藝術家抓捕到的時間與空間流影之"形",也是所有發生過的存在。
而寂靜黑暗的空間中,還置放著錄像裝置,如慢鏡頭般的海底世界影像,在追逐石頭的沉與浮中留給觀眾很多寂靜中的想象。其實,藝術家一直認為這是一個沒有定義的展覽,一個以思考過程為呈現的展覽。展望試圖向觀者傳遞這樣一條信息"你在觀看,其實你身在其中。"
藝術家心中的"形"
"世間萬物都是有形的,或都以形的形式存在。對于形,并非你不想它就不存在,如同收不回你的欲望。消失,沉寂,歸隱,寂滅,空靈,都不能徹底消滅形的存在。凡存在過的皆無所遁形" 。
關于展望
1962出生于北京,是中國最重要當代藝術家之一。他具有雕塑形式特征的藝術實踐運用了裝置、影像和多媒材,對傳統的時間性和空間概念提出挑戰。
展望1994年創作了《中山裝系列》,但藝術家很快停止了在這條路上的發展而改以研究自己的文化與哲學傳統,他的《假山石》系列作品是中國古典園林 "供石"(亦稱"文人石")的不銹鋼復制品,形式上沿襲了中山裝內在的空殼和外表的褶皺,光滑的不銹鋼表面具有鏡面一樣的反射功能,在立體的雕塑上形成某種平面的不確定的社會紋理。
在經過幾年使其藝術在大地或空間發展的探索之后,2010年在《素園造石機--一小時等于一億年》作品中,展望模擬了自然現象對自然事物的改造,用現代技術手段壓縮了文人崇拜的歲月痕跡所需的時間長度,開始向時間的終點或初始邁進。在《我的宇宙》作品中,展望運用高速攝像在六個角度同時記錄了一塊石頭的爆炸并把爆炸瞬間復制為不銹鋼材料,配合三分鐘的慢速播放爆炸過程,使觀眾似乎置身于宇宙中心。在目前這個被碎片式信息充滿的社會文化語境中,展望試圖使他的作品自然生長出來而不是嫁接,養分則來自于地下,沒有邊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