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病灶”導致專業人才短缺
據了解,目前,發達國家平均每2萬~4萬人就擁有一座博物館,法國是平均每萬人1座,美國每1.8萬人1座,英國每2萬人1座,而我國是平均每40萬人擁有一座博物館,從這些數字上看,我國博物館業的發展空間仍很大。
“對博物館而言,館藏是硬實力,人才是軟實力。而專業人才短缺,恰恰是令我們頭疼的一個問題。”館長們說。“博物館是知識密集型文化事業單位,需要多學科專業人才。如文物保護方面,就需要化學、物理學、文物鑒定人才;辦藝術展廳或藝術類博物館,就需要藝術史專業人才;作為策展人員,得能把技術的、藝術的、歷史的、文化的、時尚的、創意的,種種因素進行整合……”郭小凌指出,與發達國家大型博物館比,在人才上,我國博物館整體顯得較為薄弱。
原因之一,是我國相應的人才培養體系存在缺欠。據介紹,雖然目前國內很多高校都設有文博學院,但往往是由過去的歷史學、考古學分出來的,把博物館學跟考古學綁在了一起,教學重點多在文物鑒定、文史知識上,真正的博物館學理論體系并未建立起來,師資力量不是特別專業,研究方向與課程設置,距博物館的現實需要也存在很大距離。
原因之二,是事業單位的人員管理體制問題。山西民俗博物館館長夏路告訴記者,隨著博物館業務量不斷橫向、縱向拓展,急需越來越多的各學科專業人才、跨學科復合型人才,而當前多數博物館的職員結構,往往是原來搞考古、搞歷史的出身,還有不少是過去從文化系統被打發到博物館養老的。“人員隊伍整體年齡偏大,學歷參差不齊,文化層次、知識結構已無法適應博物館的發展需要,但財政為控制支出,給博物館核定的編制是死的,人員不可能想進就進,只能等自然減員,倒出編制,再進新人,但這一過程非常緩慢,大部分博物館可能還需要8年~10年,才能完成人員的新舊更替。”夏路說。
原因之三,是博物館現有工資待遇很難留住高層次人才。“就說金牌講解員吧,要有起碼的專業知識積累,有公共親和力、良好的心理素質、大方得體的舉止、能講標準的普通話,甚至會用英文講解、手語講解,還要能夠處理各種場面,有出色的場位調配能力,這些都要經過特別訓練。常常是我們花幾年時間培養出來了,結果月工資只有兩三千,培養完了,人跳槽了、去國外了……”幾位老館長對記者感慨:“像從事內容設計、形式設計的人,你本身得是個美術家才行,但博物館的工資,根本就吸引不來這些高層次的大家、美術家……”
“博物館的人才結構,現在嚴重不合理。所以說,現在政府關注博物館事業,應更多去關注博物館的軟實力。硬實力相對簡單,甩錢就可以了,軟實力則比較難做,而這恰恰是我國博物館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性保障。”館長們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