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差不齊的畫廊
據統計上海畫廊有三百多家,這個數字聽上去不亞于北京,但是,如果從畫廊運營的品質上看,能夠被圈內人認可的畫廊大約只有十幾家,多么“稀薄”的比例。說到畫廊,它是一個商業機構,牽扯到買和賣即銷售,更高端的畫廊,其實畫廊老板還在進行著收藏。作為藝術生態中的一級市場,它承擔著發現藝術家,推廣和培養藝術家的重任,但這恰恰是上海畫廊的“頑疾”——不愿栽樹育人,只想乘涼、摘果。
香格納是上海的頭號畫廊,作為一家已存在16年的資深畫廊,它見證了中國當代藝術的發生、發展,某種意義上,它已經成為中國一些畫廊學習的標桿,成了中國當代藝術家面向世界的一扇窗口;奧賽畫廊在上海也算是“老字號”畫廊,幾次更換畫廊地址,從仙霞西路到五角場800號,再到棗陽路,6月份又將畫廊遷址于紅坊藝術區,奧賽畫廊有自己的經營方式,最近見到老板蔡醫生時聊天,他把大把的經歷放到了抽象藝術的推廣上,而且不遺余力。華氏畫廊以經典油畫為突破,成功地開拓了國內市場,現在的華氏把畫廊選址在紅坊藝術區,大部分的展覽跟學院有關,偶爾做一些青年藝術家的展覽。
擁有外資背景的James cohan、滬申畫廊、外灘18號、等,各自經營著自己的藝術路線。James cohan安靜地坐落于岳陽路上的一座老洋房里,除了代理的國外藝術家展覽外,也在觀察和推廣中國本土的一些年輕藝術家,低調而不張揚;滬申畫廊,位于有“萬國建筑博覽會”之稱的外灘三號,每每有展覽開幕,嘉賓托杯紅酒,佇立窗口,聽著遠處游輪的篤篤聲,眺望外灘,美景盡收眼底,曾經的滬申畫廊,霸氣十足,雄厚的資本、成功的藝術家、卓越的展覽,都曾經在中國當代藝術史上寫下了絢麗的一筆,而隨著藝術市場的瘋長和泡沫化,總監更替頻繁,藝術水準和節奏也進入了不溫不火的“上海時間”;外灘18號,畫廊老板幾經易主,經歷了陸蓉之時期、金善姬時期,法國人唐妮詩時期,目前又回到18號集團的自主經營;對比窗畫廊已經于去年改名為藝術門,畫廊老板林明珠是香港實業家林百欣的女兒,在衡山路上的芝大廈,相信參加過展覽開幕晚宴的人都會記得,容納六十人的桌子,極富口感的紅酒,“經典不變”的菜式,可以結識許多圈內圈外的名流藝士。
除以上這些畫廊外,縱觀上海的畫廊業,還呈現出幾個特點:一、 試水的多,關門的也多。二、以投資和“投機”為主要目的。上海畫廊業的不規范和不成熟,“病根”就是急功近利。三、畫廊定位不清晰。任何機構要有所發展,首先對自己要有一個明確的定位。四、上海部分畫廊偏家庭作坊式經營。五、上海畫廊的展覽基本上不出畫冊,以展覽展示為主,即使出畫冊,也是尺寸很小,很薄的小冊子,與北京霸氣、厚重、和設計感極強的畫冊相比,上海畫廊只能望而興嘆,垂涎三尺。少了文獻傳承的厚度,折頁的單薄或許反襯了上海對待藝術的“薄情”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