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辰
以“The Encyclopedic Palace”(百科殿堂)為主題的第55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將于2013年6月1日至11月24日舉行;中國將以國家館的形式參加這一國際當代藝術盛會。受文化部委托,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將自5月29日至11月24日,在威尼斯處女花園和軍械庫舉辦“變位——第55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國家館”的展覽。
對于誰是此次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國家館的策展人的問題圈內一直議論紛紛,而就在昨天,官方對外公布美術批評家、策展人王春辰已摘得桂冠,為此,99藝術網第一時間聯系到了王春辰,請他詳述了此次展覽的前因后果。
據王春辰介紹,第55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國家館的展覽主題為“變位”,其含義是當代藝術的變化和一種思維的轉換,包括生活到藝術的轉換,日常行為到藝術的轉換,也包括指向當代社會變化的一個特征。同時,王春辰也坦言自己也有點小緊張,也經常會想,展覽呈現后會是怎樣?觀眾又會有怎樣的看法呢?雖有這樣或那樣的擔心,但并不影響他對整個展覽的策劃進程。據悉,何云昌、胡曜麟、繆曉春、舒勇、童紅生、王慶松、張小濤等會作為此次參展的藝術家,力圖通過多種藝術形式展現其視覺想象與智慧,表達他們對當下藝術的態度和觀念。隨著中國之變的深入,中國藝術家思考、表達藝術也愈加成為他們與世界對話的一種方式,并在國際視域的藝術交匯中去體現歷史趨向。到目前為止,所有參展藝術家的作品都已確定,只剩下4月底5月初到達威尼斯展館現場進行布置等工作,但前期的一些籌備工作也在緊張而有序的進行中。他還透露此次展館與上屆場地一樣,但現下文化部正在大力溝通希望可以拆除展館內的油罐,如果成功,這將是此次展覽展館的最大變化。
王春辰告訴99藝術網:“其實早在年前我的策展方案就已經被文化部采用,很多工作也已展開,不過我們選擇在年后大家上班之后才進行公布,等到3月中旬的時候在文化部會針對此次展覽的相關事宜進行一場更為詳盡的新聞發布會”。
中國館展覽主題為“變位”
99藝術網:據悉,今年中國館的展覽主題是“變位”,您是如何將這一主題與策展理念結合在一起的?
王春辰:“變位”來自英文“transfiguration”,其詞根包含“形象”、“圖像”,契合了本屆雙年展主題“百科宮殿”所倡導的“人類夢想與圖像的匯合”的精神;“變位”也含有位置、位于、爻位等地理、空間和圖形概念,在內涵上承載并象征著時代特性,反映著當代國際社會的突出特征,不僅中國在巨變,世界也因全球化而改變;同時,“變位”意在創新、創舉、創意,使自身處在變化發展之中,與世界各國同臺展示當代世界的文化多樣性和思想多樣性。
而在這次展覽中,“變位”的含義是當代藝術的變化和一種思維的轉換,包括生活到藝術的轉換,日常行為到藝術的轉換或者是藝術和生活之間的關系,包括也指向當代社會變化的一個特征。
99藝術網:此次展覽主題的設定與此前幾屆的主題是否有所關聯?
王春辰:沒有關聯。每個策展人的出發點不一樣,總的主題不一樣,所以每個主題也都會不一樣。我的出發點強調的是今天中國的文化現場,中國今天的具體實際文化狀態的一種反映和象征。中國館很小,而且能夠參展的藝術家也很少,就這樣幾個,把中國全部藝術面貌反映出來肯定不會,所以我就是把它看作是一個象征和表現或者是體現,又或者是一種狀態的反映,這個出發點也是我這么多年關注中國藝術變化的狀態和格局的結果。
其實展覽主題就是你怎么去組合中國館的主題概念,概念之后又怎么用卓越的藝術家,不能說藝術家就是印證你的概念,這并不是一個相等的關系,藝術家的作品能夠反映一種狀態,是一種文化的特征。中國的變化,中國的發展,以及中國和世界格局的關系,變化是一個文化場的會合、交流。各個國家館都在強調自己的特點,今年的主題就像以前講的“人類的高原”,大家共同展示自己的面貌, “變位”也是反映變化當中大家怎么展示自己的面貌的問題。
99藝術網:此次威尼斯展覽中國館的藝術家是如何選出的?
王春辰:基于各種巧合,也根據對這次威尼斯主題的判斷,這次叫“百科宮殿”,表現的就是多元、豐富,傳統和當代的一個結合,我的主題也和這個有關,“變位”也有時間的變化,地理空間的變化,以及有文化概念的變化。作為藝術家他們各有特點,各有象征性。這次有些藝術家可能大家都沒有聽說過,但這點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個藝術家都在做自己文化上的事情,藝術上的事情。
“百科宮殿”這個概念的來源也是來自于意大利在美國名不見經傳的一個很狂想的人,現在把他稱為藝術家也可以,但在那個時候他只是自學成才百科全書式的狂想人。今天展覽選擇從這個概念入手,是因為從總的策展理念來看它具有包容性,是一個從傳統到當代、當今轉換的一個概念。
“百科宮殿”,宮殿是一個空間的比喻,百科指的豐富多樣,實際上就是指向人類的很多變化,對藝術來講則是人類歷史上各種圖像資源,各種視覺發明,它們都可以進入到這樣一個承載了人類智慧想象的一個空間里,從這個角度我在組合展覽提交相關策展報告的時候,就考慮到這樣一個因素,所以也就結合了一些大家不太了解的藝術家,但是他們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去表現這種空間概念,能夠傳遞文化多樣性的含義。當然這次參展者也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詳的藝術家。
99藝術網:到目前為止,藝術家的作品與展館都準備得怎么樣了?
王春辰:作品都已經確定,現在正在準備最后的運輸,準備操作運輸問題和最后的整理問題等一系列的工作還很多,這已經是一個打仗式的活動了,包括我們中國館的工作也是年后大家開始上班的時候都已經著手在做,但其實這個事情年前就已經開會定下來了,已經過了專家的評選,確定了我的方案作為最后中國館的方案。
展館還和去年一樣,但是會有一個變化,展館里的油罐我們正在通過文化部積極的溝通爭取把它拆除掉。很多后期的細節問題我們也都還在細化。
99藝術網:您對這次雙年展中國館的展覽有一個怎樣的預期?
王春辰:這個預期不能說我們要如何、如何,只是說盡自己的努力按照自己的觀點和對中國藝術的理解去和國際社會進行交匯來展示、展現,在概念的闡釋和交流上盡可能看到中國多樣的面貌,展覽不是孤立的一種呈現,它是在理解與表述的前提下引導別人去看去理解。對于這次展覽,我把它作為一種現象呈現展示出來,至于它能夠獲得一個什么樣的反饋,希望像我們說當代藝術或者當代文化現象一樣表現出大家能用不同的角度去觀看。
做這個展覽跟我們做其他展覽有點兒不一樣,別的展覽可以很輕松地去做,但中國館或者是威尼斯這樣受到高度關注的展覽,每屆都會聽到許多很多批判的聲音。我其實也是有點緊張的,也會在想它呈現出來后會是什么樣子呢?大家會有一個什么樣的看法呢?但我想這種想法也很自然,就像我平時做展覽活動、寫文章都有各自的特點,創作理念、繪畫語言以及風格都是不一樣的,只不過這種不一樣有人認可,有人反對。我的態度是我們更強調多樣性當中的豐富,多樣性當中的個性,然后再強調多樣性當中的特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