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青與畫中模特30多年后重逢。
追星一般的瘋狂場面,也出現(xiàn)在陳丹青與老友南京辦展現(xiàn)場。昨日,“四十年的故事——林旭東、陳丹青、韓辛畫展”在江蘇省美術館揭幕。開幕式一結束,陳丹青迅速落入人群的包圍。他像一個巨大的漩渦,走到哪兒,哪兒就裹挾起擁擠的人流。展覽大廳人頭攢動,求合影求敘舊的粉絲沒個完。這之中,有不少人來自當年他插隊的江浦,“在江浦我們一起工作過的,到現(xiàn)在他還記得我,心情激動,我們是他的粉絲啊?!币恢心耆诵腋5卣f。與故人相逢在畫作面前,陳丹青也有些激動,“我想回到那個青春歲月”,他說。
現(xiàn)場所展畫作
陳丹青的大部分畫于江浦
展覽以三位畫家相識四十年來的故事與作品為主線,敘述他們青年時代的理想、油畫實踐的軌跡,有啟始于70年代三個自學少年的自畫像,以及歐洲名作的臨摹,一直到2011年各自的寫生和創(chuàng)作。盡管三人的作品都很“?!?,但最吸引人的,無疑是陳丹青的作品。這不但因為陳丹青的名氣使然,更因為現(xiàn)場所展他的畫作,大部分是他30多年前在江浦生活期間留下的,這讓念舊的南京人倍感親切。他的三件重要作品《進軍西藏》《給毛主席寫信》《淚水灑滿豐收田》中,有兩件早年就被江蘇省美術館收藏。這次重新展出,大家尤其感興趣。
“有您畫作中的人物今天來到現(xiàn)場嗎?”記者問他,“有吧,應該有不少”,陳丹青話音剛落,就來了一位當年的模特,兩人激動地擁抱在一起。當年的小伙子如今已是沉穩(wěn)的中年人,陳丹青回憶著“當時是晚上,是在日光燈底下畫的,對了,當時是誰把你拉來畫的?”又指點著,“是你,看,畫上人的這顆痣也在”。身后,正是陳丹青當年為此人所作的素描。兩人互道別后變化,現(xiàn)場溫情涌動。
在《給毛主席寫信》這幅人物眾多的大型畫作前,陳丹青與老友們辨認著畫中的模特,更加興奮。畫面上,有一位是當年把他調入文化館的畫家朋友楊飆。陳丹青指點著畫面的右上方,“當年就是他,幫我繃了這畫的畫布,還幫我把畫作運到江蘇省美術館”。而畫面上“給毛主席寫信”的那雙手,正是著名書法家、今天的江蘇省美術館館長孫曉云的手。大家指認著“哪個是孫曉云”,最后還是孫曉云自己指著說,“這是我!”
不敢回江浦
“因為去一次會非常動感情”
隨后的講座,不光過道站滿了人,就連主席臺前的紅地毯上都是席地而坐的青年學生。陳丹青面對滿滿當當?shù)娜巳喊l(fā)問:今天江浦來了多少人?臺下有人應聲:五、六十人。陳丹青顯然有些動容,他用江浦話念出自己插隊的村莊名字,說自己在江西贛南和南京江浦都插過隊,但特別不敢回江浦,“因為去一次會非常動感情”。
他也回憶起與19歲的“老知青”孫曉云在江浦相識的過程,兩人為了畫宣傳畫聚到一起,曉云那時“戴個眼鏡,非常斯文的樣子”。沒想到,過了30多年,他又回到南京辦展覽,而展館館長正好是當年的孫曉云,“命運很有意思”。
他又說起自己的太太黃素寧,當年是南京藝術學院的老師,把他從江浦借調到西藏。他當著眾人的面喊了幾聲自己的太太,不見應聲后他說她比較低調,不愿現(xiàn)身。不過展覽現(xiàn)場有幅《素寧去西藏》,當是他給夫人當年的寫真。他又說到“最懷念亞明老師,他勸我不要畫油畫要畫國畫”,說到“長得像達芬奇”的林散之,“現(xiàn)在人可能覺得這些人像神仙菩薩一樣,其實他們那時都住在居民樓里”。林散之當年對他大加贊賞,還用地道的南京話夸獎:“我們江浦沒得這樣的人才”。還有與喻慧父親喻繼高認識的有趣場面,“他兩次要跟我握手我竟然都沒有看到”……這些話多少有些絮叨卻真情流露,也不乏輕松戲謔之意,惹得現(xiàn)場笑聲一片……
自曝曾畫骨灰盒
戲稱今天是“吊絲交流會”
確實是有“太多記憶了”,記憶中,有當年他蹭吃蹭睡的地方;有當年一幫小伙子一起騎著自行車騎到上海的用不完的勁兒;有當年給他當模特的小伙子今天也來了,“那是我第一次畫全裸。我離開江浦的時候他說你走了我們就完蛋了”……他戲稱今天是“吊絲交流會”,來的不少都是土鱉……
不過,其中最吊絲的經歷,莫過于他自曝為了不離開畫畫,曾經心甘情愿地去畫骨灰盒。孫曉云還清晰地記得他畫的那些骨灰盒,“有青松白鶴、旭日東升這些題材”?,F(xiàn)在回想起來,陳丹青“很驕傲”,因為畫得太好,他差點被發(fā)展成專業(yè)的業(yè)務員……雖然很苦地走過來,不過陳丹青也自認“命運的轉變很快”,不像今天的年輕人,命運的轉機不會那么多,“那時的青春和現(xiàn)在的青春太不一樣了”。
畫家喻慧那時還小,沒能跟陳丹青們混在一起。如今,看到這些作品,她很為畫作中“青春的激情”感動,“這么多年他們從來沒有放棄對藝術的熱情,一直在練功夫,最后功夫就長在手里、長在心里。在他們的功夫里,你能感受到他們的熱情”。她說。
陳丹青自己這樣評價:“我最好的階段就是在江蘇、在江浦。從2009年一直到今年,我又開始恢復人物寫生。我心里非常簡單的念頭,我的老師就是江浦時代的我自己。我回頭看看還是那個時候畫得最自信、最敏感、最耐看,到現(xiàn)在還是覺得畫不過那個時候,但自己又不服?!?/p>
陳丹青的父親、84歲的陳兆熾老先生特地從上海趕來南京,雖然不從事美術行業(yè),不過一直熱愛藝術的他說:我一直都喜歡丹青在江浦那個時候畫的肖像,那時非常年輕,他有激情,把江浦的泥土氣息都畫出來了,尤其是農民的形象。從技法上說還粗糙點,但已經很成熟了,“因為,丹青從小就寫生,從不依賴照片,這就使他的寫生能力、造型能力特別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