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作品:吃喜酒的女人們 1989年
2013年9月29日下午,由栗憲庭策劃的“自逐——于振立個展”于今日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同時由劉驍純擔任學術支持,梳理了于振立近40年的創作歷程,這不僅是對他一生探索藝術的回顧,也探討了他的藝術作為時代縮影所凝結的獨特內涵。
于振立生于1949年,他的全部藝術經歷,是以某種特例與典型的形式,為中國藝壇提供了一個樣本。他18歲便以“革命宣傳畫”蜚聲中國,他筆下那些“高大全”“紅光亮”的風格,影響了當時全中國宣傳畫的畫風,這無疑是建立了屬于當時的美學風格。隨著文革的結束,他創作的《彭總故鄉行詩意》,又成為傷痕和鄉土美術的先聲,一方面與時代相關,一方面是他對藝術的洞察力促生了這次轉變。而八十年代中期,于振立的超現實主義等系列,也與轟轟烈烈八五新潮的流行風格相契合。每一次轉變,都像是在書寫一個藝術家在時代格局變動間,與之產生的情感、體驗以及意識與創作的位移。
藝術家于振立在展覽現場講解
二層主展廳 360度影像設計 試圖還原于振立的生存環境
于振立手記
90年代末,于振立開始創作綜合材料的抽象系列,而隨后二十年醉心于此。他突然發現這是不再貼合時代的創作,他開始抗拒城市,抗拒名利所能為自己帶來的浮華,藝術成為他支撐理解世界的路徑。而自1994年起,于振立更是隱居于大連郊區大黑山,鮮少與外界溝通,隨后十八年當代藝術的幾起沉浮,都似乎與他的創作毫無關系。看似是堅守他藝術的理想,其實是以一種完全相反的觀照方式,來完成自我新的創作。期間,他不斷用大黑山周圍的石頭,用城市拆遷的建筑垃圾,用人們日常生活垃圾——汽車輪胎、酒瓶子、電視顯示屏等“拾得物”,做了數個巨型的裝置和雕塑。他蓋的工作室,其墻體使用了各種廢棄材料,墻面鑲嵌了各種象征符號,承載了于振立的個人態度和感覺——用城市和現代生活的垃圾,有意無意嘲諷了一種瘋狂的程式化現狀。而于振立是在接近原生的境遇中,體會著孤獨與精神的凈化,他用美學的方式將消費后的廢棄物用以創作,這些行為是自我與眾生的對抗,是放逐于追逐的融合。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