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閉館七年、選址于西樵山南入口重建的南海博物館新館正式對外開放,開放《南海記憶》、《南海群英》等五個主題展廳,最具看點的“鎮(zhèn)館之寶”莫過于15件康有為真跡書法。當(dāng)日,南海籍當(dāng)代著名畫家梁世雄書畫展也在這里開幕。據(jù)介紹,南海博物館內(nèi)收藏有康有為字畫、手稿500余件,數(shù)量超過上海博物館等對康有為作品的收藏,堪稱目前對康有為作品收藏數(shù)量最多的博物館之一。對此,記者采訪了南海博物館副館長張杰龍。
《萬木草堂畫目卷》罕見亮相
因“公車上書”、“戊戌變法”而聞名的近代名人康有為,出生于廣東南海,也被稱“康南海”或“南海先生”。20多年前,南海博物館就開始有意識地收藏康有為遺留的字畫和手稿,通過后人捐贈、市場拍賣、友人介紹等途徑收藏,至今已有500余件。
展覽中最受關(guān)注的是《行書萬木草堂畫目卷》,堪稱南海博物館鎮(zhèn)館之寶,是國家二級文物,是康有為于1917年在美國公使館的美森院中所寫的關(guān)于中國古代書畫的長篇論著,共約1.5萬字,該卷長超過20米。
長卷開頭,康有寫道:“中國近世之畫衰敗極矣,蓋由畫論之謬也。”長卷按時代順序列出萬木草堂所收藏的從唐至清的中國畫388目,每朝畫目之前各有一段文字,論述該朝繪畫之興衰、特點及影響。每目之下,注明畫的形式(卷或冊幅等)、質(zhì)地(絹本或紙本),加上品評,比較集中地表達了康有為對唐末以來我國繪畫及其演變的看法,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康有為的美學(xué)思想。
張杰龍告訴記者,康有為維新變法失敗后,流亡16年,晚年的他有意安居頤養(yǎng),逃避政治紛爭,這一段時間他花了很多精力來研究書法,并將自己收藏的繪畫作品進行一一記錄點評,《行書萬木草堂藏畫目卷》由此而生。上世紀(jì)80年代,康有為外孫潘方將其捐贈給南海博物館,也是海內(nèi)外唯一孤本。這個長卷影響很大,后來很多評論家都引用其中的論述。長卷中,康有為論述了中國畫學(xué)衰敗的原因,并以自己的經(jīng)歷見聞,提出了振興中國畫的新見解。在討論中國畫之“衰敗”時,康有為認為“今歐美之畫與六朝、唐、宋之法同。元、明大攻界畫為匠筆而擯斥之……中國既擯畫匠,此中國近世畫所以衰敗也”。康有為認為,拋棄形似、只取“士氣”,是中國畫衰敗的主因。
張杰龍透露,十余年前,南海博物館還收藏康有為手稿300余件,包括了《救亡論》、《共和政體論》等手稿,以及康有為辛亥革命時期的政治主張等信函,具有極高的書法藝術(shù)價值和歷史文獻價值。據(jù)介紹,這批作品是南海區(qū)博物館于2000年從一位順德收藏家手中花50萬元買下來的,“它們大多是康有為與他的親信弟子、民國時任廣東省財廳廳長伍獻子的書信交流。伍獻子在香港去世后,他的后人差點將他放在閣樓上的這些書信當(dāng)作廢品賣掉,幸好這位順德收藏家發(fā)現(xiàn),并以很便宜的價錢買了下來。”張杰龍認為,當(dāng)年50萬元買回的這批手稿如今已是“天價”。
名人墨寶
南海人杰地靈,堪稱人文淵藪。歷史上,明代南海籍畫家顏宗的《湖山平遠圖》是廣東繪畫作品中存世最早的卷軸畫作品,現(xiàn)存廣東省博物館;而另一位明代南海宮廷畫家林良的作品此次在南海博物館有展出,他是我國美術(shù)史上工筆花鳥畫向半工意畫風(fēng)轉(zhuǎn)變的承前啟后者,時有“林良呂紀(jì),天下無比”的贊譽。此外,清代南海還有著名畫家謝蘭生、謝觀生、招子庸和佛山第一位油畫家關(guān)喬昌;近代南海有著名畫家何香凝、鄧芬、黃君壁、黃少強、馬慈航等。
張杰龍說,此次展出的還有清代官員、書畫金石鑒藏家吳榮光以及廣東近代大儒康有為老師朱次琦的作品,堪稱難得一見的精品。
吳榮光(1773-1843年)是廣東南海人,官至湖廣總督,是一位精于書法藝術(shù),又集鑒藏、著錄、刻帖于一身的杰出人物。他的“筠清館”除藏有鼎彝古物和宋明書畫碑帖外,《史記》、《漢書》、《陳后山集》、《蘇詩》等都是宋刻珍本。后世對凡有“筠清館”印記的書籍畫帖,都視為精絕珍品。他的書法曾被康有為評價為清代廣東第一人,他的墨跡一直為時人看重。
朱次琦是近代廣東大儒,其思想對中國學(xué)術(shù)影響深遠。不僅以詩文著稱于世,書法亦別具一格,為近代嶺南書壇的佼佼者。他曾任山西襄陵縣知縣。不久就辭官歸故里。回到九江后,立書院講學(xué)達二十余年,簡竹居、康有為就是他的高足。但專家告訴記者,他平生不喜應(yīng)酬之作,又由于其晚年焚稿,故流傳世間手跡甚少。現(xiàn)在能見到的除應(yīng)酬的楹聯(lián)十余幅外,多屬撰述手稿書札筆記課卷評語之類。廣東省博物館和南海博物館僅藏有他的手書對聯(lián)各一副,海內(nèi)外藏家亦甚少藏有其手跡。
鏈接
歷經(jīng)三年建設(shè)的南海博物館,占地3.4萬平米,是佛山展示西樵山文化、南海文化、廣府文化等“三文”的重要場所。新博物館主體建筑有三層,共有七個常設(shè)展廳。在功能區(qū)設(shè)置方面,南海博物館集收藏、保護、研究、展示和學(xué)術(shù)交流為一體。7大展廳相輔相成,沿著南海6000年文明循序漸進,共同繪成一部展示6000年嶺南文明的歷史長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