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C空間的是一場排練,K11的是一場正式演出,那2月21日在9平方米美術館舉辦的《屏幕一代》便是一次創作上的小結與開始。藝術家徐文愷依舊延續了之前以圖像和聲音刺激感官的形式,討論當下屏幕與人類彼此依賴共同構成的生態系統。并且在21日晚上,徐文愷將與一位聲音藝術家合作,通過音頻和視頻的調控,把虛擬的程序轉換為觀眾可以感知的多媒體表演。
在新作當中,藝術家規避了以往“擬人”和“擬物”的觀念偏差,而將討論的一切歸結到藝術家創作的首飾之上。徐文愷希望通過這一套首飾,把屏幕一代的虛擬程序從視覺的觀看中轉移到間接的心理暗示所造就的觸覺的感知當中。徐文愷1984年生于中國西安,是國內前沿的媒體藝術家、博客寫手,同時也是一位文化交流的積極推動者。他在2003年創建聲音藝術網站cornersound.com;在2006年基于We Make Money Not Art的中文新媒體信息平臺創辦了We Need Money Not Art。除此之外他也致力于推廣一款開源的視覺程序軟件Processing,和一個非盈利的倡導創造的活動Dorkbot,以及一家基于上海的跨藝術、設計、學術以及新媒體技術領域的獨立研究開發機構eventstructure。
而展覽空間——9平方米美術館是歌德開放空間在2013/2014年的一個項目。據項目負責人張冰介紹,9平方米美術館改變了以往人們對美術館表象過于關注而忽略其學術建設與知識研究層面,讓藝術家拋開已有的展覽經驗,在有限的空間中重新思考藝術創作與展覽的相互關系,展覽與空間的相互關系,空間與藝術系統的相互關系,從而從當代藝術過度市場化的現行狀態中抽離出來,轉向更加實驗性的思考方式與藝術實踐。而策展人邀約的藝術家都需要在只有9平方米的美術館完成一個獨立項目,其中既要延續藝術家一貫的美學線索,同時展覽的質量和水平也要求具有一定國際化與專業化的水準。在2013年,空間中的項目從四個方向思考,包含了:在全球文化趨同的格局下,中國當代藝術的自我建構與身份認同;當代語境中傳統文化和美學思想的上下文連接;多學科的藝術實踐與社會介入;和信息化的社會結構下當代藝術語言的轉換等。張冰認為一個策展人、一個空間、一個展覽、一個藝術家的純藝術性去除了外在虛無的金錢裝飾。她表示,“2014年結束以后,9平方米美術館會發展,變化。就像最早用數字9來命名的這個項目空間一樣,9意味著終極、無限、永恒、循環和再生。9平米美術館以每個平方米為單位,不斷疊加、增長和衍變。